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1 / 2)

然後,朱有孝就指著這些東西,向大家解釋剛才的現象:“剛才我做出的這個試驗,就叫電現象。第一樣東西叫做原電池,一旦線路接通,它就可以放電。剛才我是用牙咬住了線頭,並沒有放到舌頭上,隨意就不會被電著,朱靈他們沒有看仔細我的動作,就受到了懲罰,徐先生、宋先生看清楚了我的動作,所以他們都沒事。不過宋先生第二次試驗,純碎是想體驗一下被電的感覺。其第二件東西叫做直流電動機,隻要通電,它就能轉動,這種現象叫做電磁現象,既簡單,也複雜,這個問題咱們以後再研究,也許盡我們一生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夠入門那些更高深的電磁問題。其三是反向發電,這個直流電動機具有兩個功能,既可以使用電能來轉動它,也可以轉動它來製造我們需要的電能,這是一個奇妙的工具。至於剛才最後做的實驗,那就是和在夏天的時候打雷一樣,它說明打雷就是天空中有放電現象,並不是什麼雷公、電母在打雷放電。”

朱有孝接著又說道:“下麵我在做一個實驗,大家看仔細了,這是一盆清水這是兩個玻璃杯子,都盛滿水,一個放到這邊,一個發到另一邊,用它罩住這兩個鋅棒和銀棒,然後我再搖動這個直流電動機的手柄,大家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都要看仔細了啊。”

朱有孝快速的搖動了電機,於是兩個杯子下麵開始冒氣泡,等朱有孝累了,朱靈就接著搖,慢慢的氣泡就把兩個被子裏的水都擠了出來,看起來兩個都成了空杯子,裏麵什麼也看不見。

朱有孝慢慢的將其中一個杯子倒拿著,另一個正著拿,先是放到天平上,大家明顯看著天平向一邊傾斜,說明兩個杯子現在肯定不是一樣重。再拿出一個同樣的空杯子,就發現倒著的杯子最輕,而後來拿的杯子卻比另一個杯子輕。

朱有孝就像大家解釋道:“大家今天隻能記住,有些東西比好理解,我放到這兩邊的杯子裏麵其實現在裏麵都有一種氣體,在銀棒這邊的氣體我們把它叫做氧氣,在鋅棒這邊的杯子裏麵的氣體叫做氫氣,它的質量非常輕,如果充到豬膀胱裏麵,它就會飄起來。它有個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燃燒,下麵大家看一下。”

朱有孝就把一根帶著蓋子的細銅管子從下麵罩好氫氣瓶子,再把它反過來,用蠟燭的火焰對著管頭晃了一下,馬上就有藍色的火苗出現。朱有孝用另一個杯子罩在上麵,一會就有水滴從杯底出現。那個盛滿氧氣的杯子,則讓大家輪流在杯子口做一個呼吸,看看是不是更舒服。

“我給大家解釋一下,剛才這個試驗叫做電解水試驗,它證明水是有兩種不同的氣體組成,他們通過電的作用,可以分解開來,而分解開的兩種氣體通過燃燒又變成了水,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叫做化學反應,如果不好理解的話,可以理解為它們發生變化的學問,簡稱化學。這可能是將來非常重要的一種學問,不過我今天和大家講的是最基本的知識,隻要大家有興趣,就可以繼續再研究類似的其他的現象。”

看著這些時代的牛人,朱有孝有一種可笑的感覺,誰能想到,自己一個收廢品的人,現在竟然能給一大堆現在的大牛們講述所謂的化學知識,還把他們一個個忽悠的目瞪口呆。

“現在我們隻需要知道這是最基本的化學反應就行了,它的最基本研究單位,或者說研究化學最基本的觀點,就是理解為所有的東西都是由最微小、最原始的小顆粒組成,我們就把最微小的顆粒稱為原子,這個原子就是組成我們世界的最基本物質。當然了,我們現在還是一種猜想,還無法用肉眼看到,不過大家都知道顯微鏡,那個東西就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原來根本就不知道的東西,比如說那種非常微小的蟲子,我們叫它做細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