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靜靜的思考中,小帖木兒汗從懷裏掏出一遝子羊皮卷,遞給了李鴻基,並且說道:“這是講述成吉思汗大帝征服布哈拉的故事,也許對將軍有用,請將軍看看。”
李鴻基拿過羊皮卷軸,看了看上麵的記載,可惜隻能看清圖畫,不明白文字的意思,就問小帖木兒汗道:“我看不懂這些文字,你給念一下好嗎?”
小帖木兒汗就說道:“我講述一下大概故事吧,布哈拉是矗立在阿姆河一條支流兩岸的肥沃綠洲中部,那裏的居民大多數是塔吉克人或波斯人,但卻被新建立的花剌子模帝國的突厥人部落所統治,花剌子模帝國是那個時代眾多短命帝國中的一個。花剌子模蘇丹所犯的一個嚴重的致命錯誤,就是他劫掠了蒙古商隊,並把派去進行布哈拉和平商業談判的蒙古大使毀容,這一行徑激怒了成吉思汗。雖已年近六十,但聽到自己的人受到攻擊時,成吉思汗毫不猶豫地召集了他那支紀律嚴明、作戰經驗豐富的部隊,再次跨上戰馬,興師問罪。一支部隊長距離遠征,這一距離比任何其他軍隊行進的路線都要長--需要穿越兩千英裏的沙漠、山川及草原。最後,他們幾乎不可思議地出現在敵方防線背後的縱深處。即便是商業旅行隊也會繞道數百英裏,避開克孜勒庫姆沙漠,即傳說中的‘紅沙漠’不過這正好是成吉思汗選擇從那個方向進攻的原因。通過與那個地區的遊牧民建立良好的關係,成吉思汗得以率領他的軍隊,沿著至今仍未能確知的路線,穿越那片沙漠地帶。蒙古人征服過數以千計的城市,然而成吉思汗屈尊進入的城市,曆史上僅僅提到一座。通常,當勝利得以確保的時候,他就帶著他的朝臣侍從撤回到遠方更舒適的營地,而由他的勇士去完成剩餘的任務。龍兒年三月的某一天,這位蒙古征服者打破他獨特的傳統,帶領騎兵進入到新征服的布哈拉城中心。”
小帖木兒汗用平緩的語氣講述完這個故事,沒有再說別的話,隻是靜靜的看著這幾個人的反應。
李鴻基首先說道:“看起來這場戰役的關鍵就在布哈拉。如果我們能夠尋找到當年成吉思汗大帝迂回走過的路線,就可以奇襲布哈拉,切斷波斯人的後路,使得他們的補給跟不上,就算是不打仗也會餓死他們,甚至讓他們可以直接崩潰,隻是不知道這條路怎麼去尋找?您知道這條路線麼?”
小帖木兒汗苦笑著說道:“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話就直接和您說了,不過據這卷羊皮卷上記載,確實應該有這條小道,如果能找到的話,我們就可以直插波斯人的後方,取勝就容易的多了。”
李鴻基再次打開那卷羊皮,看著有些年頭的羊皮卷,顏色都有些變了,不過模模糊糊的線條還可以勉強看得清楚。這個故事到現在已經四百多年了,要想完全按照這個不太清楚的地圖去尋找,恐怕做不到,在沙漠和河流之間,地形的變化應該是非常大的,曆經四百年的地質變化,估計就是當年的小路現在恐怕也被淹沒了。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隻要去尋找,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自己再趟出一條路線也未免不可以,隻是風險大了些罷了。不過仔細看看好像方向也不對,成吉思汗好像是從北邊的方向過來的,但是自己卻是在布哈拉的東邊,而且需要在南邊進入,這又是一個新問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雖然李鴻基已經是一方的軍區司令,但是不過二十多歲,還處在野心勃勃的年齡,決定冒一次風險,來一次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