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1 / 2)

隨著阿那畢隆對霧露河一帶派出的兵力越來越多,耗費的糧餉自然就越來越多,爆出出來的破綻就明顯起來,漸漸的李信就看到了向洞吾出兵的機會,他就開始召集軍中的將領商量如何奪取洞吾的計劃。

對於進軍阿瓦,正常情況下劉綎是最熟悉道路的,他早年就曾經率兵打到過阿瓦,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李信為了盡量避免戰火波及雲南,而且還不能讓洞吾一帶太亂,這就必須采取更加隱蔽的方式,所有的軍隊需要秘密的進入阿瓦城,以內亂的方式奪取阿瓦城,最好是將阿那畢隆一戰成擒,順利接管政權,要想達到這個目的,需要進行嚴格細密的製定作戰計劃,這就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的事情了。

李信召集了所有的軍官團的參謀,再加上劉綎、鄧子龍、趙睿和方儒國,大家關起門來坐在一起討論作戰計劃。李信將這次作戰的目的向大家講述一邊,闡述了這樣作戰的意義,讓大家心理麵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然後就是大家就圍繞這個目的進行討論。

洞吾是一個地形非常好的國家,它的位置是東、北、西三麵環山,南麵臨海,中間是狹長的平原,大部分的領土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於熱帶氣候。在古代,這樣的地形隔絕了古印度和古中國對它的入侵,高山大海是它的天然屏障,複雜的高山密林使得中國曆代王朝對它都無可奈何。

洞吾人不斷利用地形的優勢騷擾大明的邊疆地區,對於這樣的騷擾,曆代王朝也無可奈何,他們窺視大明的財富,總是搶劫一下就迅速退入地形複雜的高山峻嶺之中,讓大明艦隊望山興歎。大規模的用兵耗費巨大,小股的軍隊又可能被打敗,這讓大明的軍隊感到非常鬱悶,就像蚊子、蒼蠅一般,雖然要不了你的命,無窮的瘙癢讓人不勝其煩。李信就打算一次性解決這個問題,直接把這個王朝占領了,然後進行徹底的改造,免去一切後患。

劉綎曾經率部打到過阿瓦,但是僅僅是打到而已,並沒有徹底占領,隻是襲擊,其原因就是軍隊人數太少,後勤補給困難,無法在哪裏長期駐紮。劉綎說道:“這洞吾的地形太好了,我們很難通過北部的山區地帶,如果強行通過倒不是不可以,但是接下來的補給問題比較嚴重,尤其是現在我們都是火器部隊,後勤的補給依賴更是嚴重,如果能夠解決補給問題,我想占領洞吾並不是什麼大事情。”

參謀團隊看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高山河流也是一籌莫展,給出的建設性辦法也是不多。李信看著大家的表情也是毫無辦法,但是就這樣放棄了也不是辦法,究竟該怎麼辦呢?

這時方儒國問道:“既然補給這麼困難,那麼劉老財的商品是怎麼運過去的呢?現在不是生意做得不錯嘛?是否可以借助劉老財的商道呢?”

方儒國接下來自己解釋道:“劉老財運往阿瓦的的貨物是靠克欽人的馬幫運輸過去的,在這崎嶇的山道上也隻有滇馬這樣的運輸方式可行。雲南的馬為矮腳馬,即是曆史上以耐力著稱的‘滇馬’,是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運輸工具。滇馬的特征就是穩健耐力長,適合山路險路。滇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矮小體健、耐勞善負重,能遠行,非常宜於在崎嶇山道上長途馱運。我們可借助克欽人的馬幫掩護,從現在開始大量收購滇馬,然後取得克欽人的信任,順著茶馬古道,預先將大量的軍事物資運往阿瓦附近的小鎮儲存起來,到時候就可以使用。再者就是,即便是開戰以後,也可以組建大量的滇馬馱隊運輸物資。”

方儒國的話提醒了李信,在這個時代洞吾和大明之間的大部分物資都是由馬幫完成的,劉老財自己就已經組建了馬幫,許多士兵就是憑借馬幫的掩護進入洞吾的,如果組建更大的馬幫完全可以供應的起大軍的物資消耗的,則麼自己沒有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