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月的準備,高達年的船隊變成了內河船隊,從海船裏麵挑出三艘相對較小的低級海船最為內河艦隊的旗艦,上麵裝有兩門加農炮,主要用來對付沿河港口城市的城牆和城門,其餘的平底內河船上都是安放了迫擊炮,這支船隊一共包括了一百二十艘大小船隻,每艘船上有四五十人,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劃槳的,船漿采用的是腳踏輪式,人的腳力無論如何要比胳膊有力氣,尤其是開戰的時候,還可以蹲下身子,這就可以盡量避免傷亡。
這次出征的隊伍裏包含一千五百名大明士兵,二千多印第安士兵,高達年作為艦隊的司令,最早向大明靠攏的部落首領猴子是印第安士兵的總指揮,他現在已經可以流利的使用漢語和高達年交流了,包括這次跟隨出征的士兵基本上都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這也是這此出征的基本要求,誰都知道大明的官員不會虧待自己,而且高達年許諾會有豐厚的獎勵,所以參加軍隊的士兵非常踴躍。
留下的五百多士兵由錢守廉指揮,配合大明的十七艘軍艦防守好新長安,主要是防止從沿海一帶過來的西班牙或者是歐洲其他國家的軍隊,但是一般的商船還是可以在這裏進行補給的,不過肯定不會太多,最多的就是葡萄牙人來這裏進行一些貿易,至於意大利、法蘭西的船隊還是不太多,因為再向南走,那裏已經被於化龍、牛金星帶領的軍艦清理的差不多了,隻有一些土著的印第安人經營著一些簡單的商品。
浩浩蕩蕩的船隊沿著涇河向上遊駛去,大隊前麵是幾艘測量船,在測量船上安置了許多測量水道的工具,這也是高達年的細心之處,處於陌生之地必須要小心行事,免得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為敵所乘,測量船所過之處都留下了一定的標記,現在是天啟六年的十二月,也是南美洲的夏季,這是涇河水位最豐盛的時候,中下遊的水域麵積非常大,河道也非常寬闊。高達年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季節出征,也是考慮到隻有在這個時候才可以使用這三艘比較小的海船進入涇河的中遊一帶,等到枯水季節就很難確定是否能夠進入了,如果沒有這三艘火力強大的海船加入艦隊,如果遇到了堅城,普通的迫擊炮是無法炸開城牆的。
選擇這個季節出征也不是都是好處,雖然水量豐富容易進入更大的區域,但是現在水流的速度比較大,逆流而上需要的時間就比較長,不太好向上行駛,高達年的解決辦法就是用三艘海船在測量船後麵行駛,依靠他們的蒸汽機動力,用纖繩拉起後麵的平底船,形成一串,這樣就節省了不少力氣,船速相對也就比較快了,不過移動不太方便,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總不能就憑人力慢慢的行駛吧。
龐大的船隊順著涇河逆流而上,因為有海船的牽引,要比一般的船隻快得多,幾天的工夫就到達了西班牙人在涇河沿岸的第一個要塞--科連特斯,科連特斯位於涇河的兩條主要支流的交界處,建築在涇河的東岸,它是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西班牙人建立的一個要塞點,在這裏建築一個要塞點就可以控製整個涇河的運輸,這是高達年必須要拿下的一個城鎮。
科連特斯的駐軍有三千多人,駐軍司令兼總督是皮拉爾,他管理著自此城以下的所有地域,包括前往新長安收稅的那些船隻都是他派出去的,隻不過在這裏時間長了,他也知道這些手下們辦事非常邋遢,就算快半年了都沒有回來,他也沒有在意,也許這些人過了聖誕節等到水勢平穩了才能返回來,根本就不擔心這些人不回來,他們的家屬還都在這裏住著呢。
龐大的船隊抵達了科連特斯的沿河港口,皮拉爾的手下還以為是遇到了大型的商隊,派出了征收稅款的官員前來交涉,當他們看到三艘巨大的海船時,就認為這次發了大財,甚至想把這幾艘大船留下來當做自己的使用,他們私下裏做過多次這些事了,比強盜們也好不到那裏,不過這次他們徹底失算了,這是高達年的軍艦,不但沒有搶到大船,就連他們的小收稅船也被扣留了,所有上船的人員被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