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1 / 2)

朱有孝時刻關注著非洲的戰爭,為了盡可能的消弱英格蘭人的勢力,同時增加大明在非洲的影響,朱有孝就打算將戰爭的範圍擴大到整個非洲的地區。朱有孝就把擊發槍的生產線開始向福城王國、新應天提供,在這兩處建立了兩座大型工廠,提供武器供應的範圍,無論是小迫擊炮還是擊發槍的生產量大增。從非洲南部的明島,一直到北非的埃及,都開始出現了大明的軍火商人。大量的土著部落和王國,為了自己的種族繁衍和生存,開始購買大明的新式武器。

在這個時期的非洲,還是有許多比較大的土著王國的,向福城西邊的阿比西尼亞,大名王國西邊的剛果王國等,他們還沒有徹底衰落,還有一定的統治基礎。比如說阿比西尼亞,在他們的曆史上就沒有被徹底殖民的曆史,無論是葡萄牙人、意大利人,他們都沒有徹底占領這個古老的國家。剛果王國現在也隻是失去了後世的安哥拉地區,任由歐洲殖民者在那裏掠奪奴隸,德意誌聯合西班牙則在那裏想法開礦,這些爭奪大都發生在海岸線附近,因為現在的交通實在是一個天然的屏障。

在阿比西尼亞的王城岡達爾,一隊大明的商隊正在向王宮走去,領隊的是福城王國朱由崧的管家的兒子,名叫朱三,這是朱由崧給他起的名字,說是這樣比較好養活,別看這個名字不咋樣,這家夥能力很不錯,從小就是朱由崧的玩伴,或者說是小跟班,朱由崧所學過得東西,朱三一點都沒有落下,甚至他的武功比朱由崧都要好得多,而且思維敏捷,思路清晰。朱三現在承擔著朱由崧的使命,以商人的身份來到了岡達爾,目的是和阿比西尼亞的皇帝蘇斯尼約斯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現在的福城王國要比後世的索馬裏大一些,已經占據了謝貝利河的中上遊,幾乎是從吉布提向南的一條直線。朱由崧的打算是和阿比西尼亞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基督教和奧斯曼帝國對阿比尼西亞的顛覆。

阿比西尼亞是一個奇妙的地方,從公元四、五世紀,就開始盛行基督教,後來又有伊斯蘭教向這裏輸入,再加上當地土著的各種原始信仰,情況非常複雜,本身“阿比尼西亞”的原意就是“混血兒”的意思。國王蘇斯尼約斯現在非常頭疼,原因就是信仰不同的各個派別之間,發生了嚴重的衝突。

伊斯蘭教興起後,阿比西尼亞成為基督教在東非的一塊“飛地”,15世紀時甚至有歐洲傳教士提出西班牙卡斯蒂裏亞王室與阿比西尼亞的紮拉·雅各布皇帝聯姻的建議。在14到15世紀,阿比西尼亞與葡萄牙的關係顯然要比同別國的來往密切得多,裏斯本宮廷同設立在岡達爾城的阿比西尼亞朝廷建立了外交關係,派遣了大使。當1535年阿比西尼亞受到來自索馬裏地區的伊斯蘭教“聖戰”大軍入侵時,葡萄牙還提供了一批火繩槍,以及由克裏斯托弗·伽馬 率領的遠征隊。1542年,400名葡萄牙火繩槍手在阿比西尼亞北方的阿散季湖附近打敗了伊斯蘭軍隊,但是不久之後即被土耳其、阿爾巴尼亞和阿拉伯雇傭兵擊敗,伽馬戰死。不過,當受到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耶穌會試圖在屬於科普特教會的阿比西尼亞樹立起天主教絕對權威、導致阿比西尼亞爆發內戰的時候,被嚇壞了的蘇斯尼約斯皇帝在1623年發布公告,驅逐葡萄牙人,恢複了傳統的宗教。

但是這樣一來,帝國逐漸呈現出沒落衰敗的景象,皇帝的權力相對下降,大省的公爵、總督和部落首領的地位上升。為了控製住這個衰敗的帝國,阿比西尼亞皇帝蘇斯尼約斯傷透了腦筋,所以當朱三來到這裏的時候,蘇斯尼約斯對於朱三非常感興趣。這不是一看人臉就感興趣的那種狗屁倒灶,而是對福城王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感興趣。自從朱由崧以武力搶奪了謝貝利河中上遊以後,蘇斯尼約斯一直企圖奪回來,但是福城王國的軍事力量太強了,在福城王國的軍隊麵前,阿比西尼亞的軍隊不堪一擊,幾次都是以失敗而告終,鑒於實力差距太大,蘇斯尼約斯就放棄了這個打算,而且由於現在國內的混亂局勢,蘇斯尼約斯已經沒有精力再考慮這個事情了。朱三的到來,讓蘇斯尼約斯感到了意思不尋常的味道,因此他決定和朱三好好談談這個事情,甚至是尋求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