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如此新穎的戰鬥方式,再加上變化多端的戰鬥過程,佩德羅二世就有些目瞪口呆,他本身就是國王兼三軍統帥,親自帶領軍隊參加過對葡萄牙的戰爭,而且那次還打了勝仗,驅逐了葡萄牙軍隊,但是相比於今天的戰鬥來說,他就是帶領再加上十倍的軍隊,也不可能取得勝利,而且還會失敗的更慘。
從演習結束的那一刻起,剛果王國國王佩德羅二世就死心塌地的成了大明帝國的忠實的崇拜者。本來對於陳良的好感要多於朱常潤,但是這次的演習結果明確的顯示出,大明才是大名王國背後的真正當家人,朱常潤才是他們需要結交的對象。很快的佩德羅二世就下定了決心,聘請朱常潤作為自己的顧問,讓他幫助自己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收複自己王國失去的土地,建設起一個強大的國家。
大約在公元十到十一世紀,剛果河河口地區出現了早期的農業聚落,它們即為剛果王國的雛形。剛果人由於沒有文字,因此與葡萄牙人接觸之前的剛果王國曆史沒有被記載下來,隻有在當地人的傳說中對其曆史有零星描述,因此剛果王國的文字記錄和葡萄牙人有一定的關係,現在佩德羅二世聘請朱常潤做他的顧問,僅僅隻有一百多年文字曆史的剛果王國,顯而易見的就是認識文字的人非常少,就算是在貴族階層,他們認識的文字也是葡萄牙文字,而且也不是太多,剛果王國現在並沒有自己的文字,既然沒有自己國家的獨有的文字,這就給了朱常潤在這裏推廣漢字一個良好的機會,因此朱常潤就毫不猶豫的開始在這裏推行了漢字的普遍教育。
漢字的推廣首先在軍隊開始,就像是在阿比西尼亞一樣的方式一樣,朱常潤和陳良及衛隊們講授軍事知識的時候,用的都是漢語,使得這些軍官們必須用最大的努力來適應教學,以便獲得最好的學習成績。能夠來這裏學習的軍官們肯定不是傻子,大多數都是有一定家庭背景的子弟,他們所受到的家族教育裏,多多少少都會比一般的人要對社會了解的更透徹。佩德羅二世的王室家庭在剛果王國裏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因此他們統治了整個國家,部落的首領門是僅次於他們的存在,而且還有不少人企圖超越他們,這就是這些人學習的最大動力。
隨著漢語在軍隊裏的不斷傳播,尤其是這些受到教育的貴族子弟們的影響,他們家裏的長輩們也就更加注重起來對其他子女的教育,朱常潤帶來的士兵多數是大明來的,而且還不太多,他們不是非常適應這裏的環境,沒辦法進入廣大的農村,隻能在城市裏進行精英教育,盡可能的滿足貴族階層的精英弟子。相對這些新應天的士兵來說,大名王國的士兵就好多了,不但是士兵,就是許多經商的商人都開始逐步的進入廣大的剛果王國鄉村,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私塾,讓鄉下的小地主門的子弟也開始學習漢語,隻不過他們本身的漢語就不是非常精準,就教出了許多發音不太準確的弟子,好在是朱常潤還從大明帶來了大量的漢語字典,對於這個現象起到了糾正作用。
漢語在剛果王國的普及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隻有達到了一定的時候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但是從新應天和大名王國帶來的商品已經開始在這裏發揮了作用,鐵製農具在這裏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農業生產的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耕作習慣,糧食生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許多人已經不用在擔心餓死,也不用擔心被別人搶劫糧食。於是在這裏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個以部落為基礎的鄉村,人們開始定居下來,成為一個個固定的生產生活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