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二萬餘人,沙俄軍隊三萬餘人,在新西伯利亞這個無名小鎮開始了一場血腥的對攻戰。沙俄軍隊要想取得戰場優勢就必須首先奪取小鎮的控製權,明軍要想取得優勢就必須將列昂尼德少將這個萬人的師級部隊吃掉,這是最基本的作戰意圖,雙方都開始有目的的組織起了行動。
戰鬥首先在小鎮的南側開始,列昂尼德已經將自己的作戰計劃報到了軍部,並且將軍部的一半火炮集中到了自己的炮兵陣地。戰鬥已開始就是近百門火炮轟擊小鎮的圍牆,不過這些火炮還是那些實心炮彈,沒有明軍的開花炮彈威力大,但是這些鋪天蓋地的炮彈還是在不長的時間內將圍牆炸開了,畢竟這個小鎮還不是堅固的城堡。好在明軍對於這種老式的實心炮比較有經驗,在進入小鎮以後,就迅速的構築了陣地,讓列昂尼德師的火炮威力效果減弱了很多,除非是比較倒黴的士兵被直接砸著了。
明軍的迫擊炮打不到對方的炮兵陣地裏,隻能被動的進行防禦,耐心的等待著沙俄軍隊的士兵衝擊。列昂尼德少將的耐心還是很大,足足傾瀉了半個小時的時間炮彈,這才開始對小鎮進行了試探性的攻擊。一個旅級規模三千多人的士兵在炮火的掩護下開始向小鎮攻擊過來,一共有三個階梯的隊形。
孔有德在小鎮裏耐心的等待著沙俄軍隊士兵靠近,這個仗打得有點憋屈,從來都是自己的部隊壓著敵人打,沒想到這次卻是要在敵人的炮火壓製下打仗。堪堪等到沙俄士兵進入射擊範圍之後,明軍的狙擊手就開始對著帶隊的沙俄軍官點名。現在的沙俄士兵和軍官的服裝有些不同,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缺點,軍官的鮮明服裝可以有效的提醒士兵的注意,隨時聽從軍官的指揮,但是也給明軍留下了狙擊的新明目標。第一梯隊的軍官很快的被幹掉,士兵們開始不知所措,並且隨著距離的接近,大量的明軍士兵也開始射擊,第一梯隊漸漸的就不再前進,有的開始企圖逃跑,免得成為世紀目標。
第二梯隊的沙俄軍官看到了前麵的情況,開始有意識的隱藏自己的身影,命令士兵前進,自己躲到了後麵,讓士兵們進入射擊距離後和明軍對射。明軍的機槍現在不敢擺出來,那家夥雖然威力強大,但是目標太大,移動不方便,容易造成士兵的不必要傷亡,但是就算是這樣,沙俄軍隊士兵仍然難以抵抗明軍的火力,他們使用的是燧發槍,而明軍使用的是近現代的步槍,不但射擊距離更遠,射擊精度也更高。
雖然傷亡要比明軍大的多,但是被稱為歐洲的壓路機和灰色牲口的沙俄軍隊士兵的韌勁仍然十足,第三階梯的士兵也慢慢的進入了一線,後麵的戰場督戰隊用槍口瞄著每一個企圖逃跑的士兵。戰鬥在激烈的對射中進行,多數的子彈都是起到壓製的作用,士兵們都把自己隱藏的很好,戰鬥處於僵持狀態。
在小鎮的東側,毛文龍騎在一批汗血馬上,這是巴圖爾特地送給幾個軍官的戰馬,要比一般的蒙古馬雄壯的多。看著戰場的焦灼戰事,毛文龍仍然非常耐心,沙俄軍隊的火炮確實不錯,射程非常遠,幾乎和明軍的加農炮射擊距離差不多,但是他們還是使用的是實心彈,不如明軍的開花彈威力大,不過毛文龍還沒有想過現在就使用加農炮,這玩意從北京城運到這裏太費勁了,就是炮彈運輸也都是天大的麻煩,除了攻城的時候使用,像這種陣地野戰,毛文龍不打算動用這個大殺器,他打算的是使用另一種方法。
在小鎮激戰的時候,毛文龍派出了鄭三炮帶領的一千人出發了,這一千人每人攜帶了一門輕型迫擊炮,其實就是最初的二踢腳小炮的加強版,這種小炮口徑隻有二寸,長度為二尺半,重量隻有八斤多,不過射程比較近,隻有短短的一裏。采用的是二踢腳原理,士兵發射的時候可以直接扛在肩上,就像放二踢腳炮右手拿著一樣簡單,不過不用點燃,直接扣一下扳機就行,為了防止把耳朵震聾,全部的士兵都用加厚的耳塞堵住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