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自然知道朱有孝的意思,因此他才將巴圖爾的五千騎兵調到了這裏。等到秋明城占領以後,原來的喀爾喀蒙古三部、再加上衛拉特蒙古四部,各自調出了一部分人開始向這裏遷徙,這些原本就是以遊牧方式生活的人口,他們遷徙的非常快,而且主要是以青壯年為主,第一批遷徙的人口總共有十萬人左右,為了防止他們之間出現太多的矛盾,到了多年以後在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孫傳庭采取了和朱有孝移民一樣的方法,而且孫傳庭在采取這種方法之前,已經和巴圖爾、碩壘他們進行過交流,讓這些移民出發的時候就告訴他們居住的方式,以家庭為單位分散居住,每一個小村都會有平均的七個原來部落的人口組成,為了保證人口品質的不退化,建議他們之間互相通婚,盡量避免同族之間通婚,這樣就能繁衍更加強壯的後代,並且告訴他們這是皇帝陛下研究的成果。
在安排這些移民的同時,張秉忠坐鎮秋明,不過秋明現在已經不叫秋明城了,孫傳庭將它改名為西平城,意思是西方已經平定的意思。張秉忠在這裏守城,而巴圖爾、碩壘、賀人龍幾人各自帶領自己的部下四處出擊,將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大小沙俄的據點清理掉,僅僅留下托博爾斯克一座孤城,不是張秉忠不願意奪下這座城,而是不願意消耗太多的資源。既然掐斷了托博爾斯克的物資供應,比如像糧食之類的供應,很快它就會因為缺糧,那裏自己生產的食物根本就不夠城裏人口的消耗,而且明軍已經把可以搜刮的食物也全部取走,就等托博爾斯克的行政長官自己求降。
短暫的夏季很快就會結束,失去了糧食供應的托博爾斯克就算是西伯利亞的行政中心,也無法養活城內的幾萬人口,就算是最基本的生活物資也開始緊張起來,向南進軍他們是不敢想了,隻有趁著天氣還不算太寒冷,鄂畢河還沒有結冰以前,放棄了托博爾斯克,沿著鄂畢河向北轉移,最後在烏拉爾山脈附近的小道上返回沙俄本土,讓張秉忠兵不刃血的獲得了這個西伯利亞汗國的原來國都,張秉忠經孫傳庭同意,將城市的名字恢複為卡什雷克,並讓巴圖爾以西伯利亞汗國繼承人的名義,向當地的居民宣布,西伯利亞汗國複國成功,不過為了讓族人過上更好的幸福生活,舉國加入大明,從此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共同建設好幸福的家園。
自此,大明的西進戰役算是全部完成,但是接下來才是更艱巨的建設任務,如何能夠守住來之不易的成果,這就考驗大明文武官員的一個課題。在曆史上就有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的問題,同樣是這個道理,開疆拓土容易,保家衛國不易。
作為這次西征戰役的最高領導,孫傳庭可以說是文武雙全,移民問題在有朱有孝的做法為先例,安定民心和鞏固基層社會穩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經濟問題上更沒有問題,龐大的山陝銀行的商隊,早就在明軍開始西征的時候,就跟在軍隊後麵做生意,除了軍隊自己的運輸隊運送物資以外,商人們還收購士兵們在戰場上繳獲的一些戰利品,這些戰利品有的是不需要上交部隊的小物品,還有些是軍隊分配給士兵的戰利品,而商隊則向士兵提供一些生活用品,也還幫助軍隊運送一些軍用物資,同時還收購這裏的土著居民的特產、土產,在早期占領的一些小城堡裏,還開設一些肉類加工廠,除了供給部隊以外,也銷售給當地居民,經過他們加工的的肉類要比當地居民做的好吃多了,尤其是從非洲運輸過來的香料的使用,使得這些商品大受歡迎,也讓他們的腰包變得鼓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