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朱由菘這個變態的堂兄,憑借一己之力,在那個黑非洲殺得天昏地暗,又把自己老爹的家底掏得讓老爹心疼不已,終於得以在朱有孝麵前揚眉吐氣,獲得了朱有孝極力的支持,成為海外最強勢的藩王,在最貧瘠的土地上,成為最強大的存在,威震奧斯曼帝國,想想就心裏熱血沸騰。
三位皇叔們倒是七平八穩,一個個就像老狐狸,在朱有孝的幫助下有條不紊的管理著屬於自己的地方,雖然朱有孝已經讓他們各自獨立,但是這幾位皇叔還是聰明無比,把自己定位於大明屬國,萬一以後有什麼事情還可以找朱有孝幫忙,這隻能證明他們對於自己的信心還是不足。不過,朱有孝有些小人心裏的猜測,也許是他們對於朱有孝的做法有些不放心吧,怕是朱有孝考驗他們。
有了皇叔和堂兄這幾個人做對比,朱由檢又想到了大明海外的其他領地的管理方式,無論是最早的新長安的錢守廉、高達年,還是新洛陽的李紹賢,再就是在明島的孫愚直,朱有孝對他們的管理都是極為寬鬆,除了正常的貿易來往,這幾個地方幾乎就是完全的獨立國家,難道皇兄就不怕他們自己造反當皇帝嗎?還是這幾個人壓根就沒有這種想法。
相比於皇叔、堂兄的海外領地,新長安、新洛陽、明島的發展更是完全依靠錢守廉、高達年、李紹賢、孫愚直他們自己個人的能力。皇家的海外領地朱有孝允許他們各自獨立,而新長安、新洛陽、明島的管理著是不是會有什麼想法呢?
朱由檢胡思亂想著,實在無法弄明白朱有孝的想法,猛然間自己打了一個冷顫——帝王心,世上什麼事最費心思,那就是帝王心,朱由檢出身於皇家,自然而然從小就會被灌輸帝王之心的學問,然而史上最可怕的就是猜測帝王心。
朱由檢代替朱有孝管理了近兩年的國家,帝王的心思自然就會在心裏生根發芽,雖然現在他已經遠離了大明的統治中心,心理麵還無時無刻不在懷念著大明,現在這種心理並不是琢磨如何獲得皇位,而是處於皇家的心裏,替朱有孝操心。其實,朱由檢還是真的不了解朱有孝的心思,畢竟朱由檢沒有後世幾百年的閱曆,朱有孝想法他猜測不透也是很正常的。
朱有孝真正的想法在現在的時代可以說是非常超前的,也是驚世駭俗的想法,他心裏不僅僅是朱明皇家的小家,他心裏裝的是中華文明、炎黃子孫的千萬年發展大計,僅僅是大明皇家的延續不足以讓他放眼世界,後世幾百年的曆史才是他開拓世界的動力。
無論是皇家的海外領地,還是新長安、新洛陽、明島,朱有孝最後都會讓他們獨立或者半獨立,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個鬆散的聯邦,這樣做的好處是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發展動力,而不是完全依靠大明而生存,其次是隻要大明保持持續的科技發展領先地位,這些地方的經濟都會成為大明的附庸,根本就不用費力氣去管理,那些海外領地對於現在的交通條件來說實在是太遠了,管理成本太高。
在開拓階段的利潤是非常高的,但是當高額報酬過後,肯定會是平均利潤,到那個時候,高昂的管理成本也許會是大明本土龐大的經濟負擔,隻有利用經濟利益控製這些地方,這才是最經濟的管理之道。
為了大明的最高利益,為了開拓華夏民族生存空間,肯定會有一部分人需要做出犧牲,無論任何時候,任何社會,任何人當家作主都會有這種現象,朱有孝的想法裏,也做好了這種思想準備,但是盡可能減少犧牲才是最佳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