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2 / 2)

普魯士王國、奧地利王國他們自身的勢力比不了波蘭--立陶宛王國,沙俄帝國得到好處脫身而出,這兩個國家隻好偃旗息鼓,自認上當,吃了沙俄帝國一個暗虧,但是這也和他們自己的國家實力有關,隻能收兵回家自己反省。

相對來說奧斯曼帝國現在心裏非常不平衡,開始和沙俄帝國發生齷齪,既然是同盟,那麼你得到了好處就得分給我一部分,雙方進行了一場討價還價之後,結果沒有談妥,於是曆史上的俄土戰爭提前開打,因為有西線匈牙利王國的牽製,再加上信仰問題,匈牙利又聯合了西西裏王國,還策動了塞爾維亞人叛亂,結果在很短的時間內奧斯曼帝國戰敗,反倒是讓沙俄帝國再次向南擴展,占據了大片的奧斯曼帝國土地。

在這些國家發生混戰的時候,李鴻基他們並沒有貿然參與,李鴻基很清楚自己的實力,如果發生全麵的戰事,就憑這一萬多士兵作戰無法取得太多的戰果,也很難達到朱有孝提出的目的,那就隻能以靜製動,埋頭發展自己的力量,等待更好的時機。

在戰亂的時候人們並不是期望參加戰爭,建功立業,而是更渴望穩定安逸的生活,就像人們常說的“寧為太平犬,不做戰亂人”,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戰爭,讓更多的人失去了平靜的生活,受到影響最大的也是人數最多的流浪的韃靼人,他們既不是純碎的白人,能夠受到基督教徒的保護,也不是虔誠的土著伊斯蘭教徒,受到奧斯曼帝國的保護。在波蘭--立陶宛王國的信仰比較自由,這樣造成了各種信仰的混亂,在發生戰爭的時候,也造成了更多的人口流亡。

大量流浪的韃靼人終於找到了李鴻基他們的順河城這個世外桃源,因為無論是沙俄帝國、奧斯曼帝國還是波蘭--立陶宛王國,他們都沒有對李鴻基部發動戰爭,李鴻基也沒有參與他們之間的混戰,所以在亞述海北岸幾萬平方裏的範圍內非常穩定,來到這裏的韃靼人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不少克裏米亞汗國的人來這裏尋求保護,他們不是真正的土著,也受到奧斯曼帝國的欺詐,生活並不是很好。

李鴻基不擅長治理地方,但是他的部下裏麵有的是人才,田見秀就是這樣的人才,為了穩定大量來這裏安家的韃靼人,田見秀製訂了許多政策,不但要讓這些人定居下來,還要他們真正的歸心。李鴻基不可能從大明內地遷徙過來居民,而且時間上、費用上、地理位置上都不行,因此他必須要將這些流亡的韃靼人收服,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忠誠部下。

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最崇尚的就是武力,其次才是更加舒適溫暖的生活,如果無法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就是再舒適溫暖的生活,再多的個人財富也都是為別人準備的,李鴻基既然打算在此地紮根,那就得讓這些人信服他有足夠的實力。

田見秀和李過對於這些事情做的非常好,前來投靠李鴻基的流民裏麵許多都是以小部落的方式來的,為了更好地管理,就將這些人徹底打散,以家庭為單位安排,在李鴻基控製的地區裏,安排了大量的定居點,將這些人分散到不同的定居點裏麵,凡是不聽從安排的自然就得離開這裏,當然這樣的人不多,誰也想先安定下來。

李鴻基從洪承疇那裏運送過來大量的食物,又讓洪承疇派過來一些人,建立食品加工廠,將這裏的許多騾馬牛羊之類的肉食進行加工處理,再配上一些糧食,讓流民們在定居點裏吃飽飯,先保住性命,收住人心,滿足最基本的生活條件。

以定居點為中心,將周圍的田地、牧場進行重新分配,無論是男人、女人,成人還是孩子,每個人都分到一塊土地,用這些土地將他們固定到定居點,成為他們的私人財產,讓他們體會到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