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麵發出的信號裏,終於看到了奧斯曼帝國聯軍占領核心陣地的信號,艾沙德總督和格萊三世立刻興奮起來,看起來再堅固的陣地也經不住長時間的攻擊,明軍未必就是不能擊敗的。艾沙德興奮之下就命令部隊立刻占領整個陣地,並且仔細觀察一下明軍陣地的設置方法,為什麼能讓自己付出幾萬人的代價。
在艾沙德總督他們無比興奮的時候,李鴻基和戰友們也在暗自高興,看來計謀已經成功,將近七萬多的奧斯曼帝國聯軍已經大部分進入了核心陣地,看來是該給他們一個教訓的時候了,讓他們明白什麼叫圈套,什麼叫現代戰爭。
李鴻基把手一揮,旁邊的李過一聲令下,建立在核心陣地北側的明軍迫擊炮陣地上的爆破士兵立刻點燃了導火線,數根閃耀著火花的導火線立刻像一條火龍向前延伸,一刻鍾的時間過後,整個陣地發生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大部分奧斯曼帝國聯軍士兵都被淹沒在滿天的煙霧之中,接下來就是一百多門迫擊炮和步兵炮向環形防禦陣地開始覆蓋式打擊,沒有被炸死的士兵再次進入滿天的火海。
李鴻基知道奧斯曼帝國聯軍士兵的人數是在太多,自己也舍不得讓士兵和他們拚命,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士兵傷亡人數。李鴻基和參謀部製訂了這個絕戶計,在戰鬥開始前,就已經將整個陣地埋上了炸藥,給了奧斯曼帝國聯軍士兵一番沉重打擊以後,把他們引進陣地,然後再利用大量的炸藥,給他們以致命打擊,最後幾乎是全軍覆沒。
看到滿天的煙塵,聽到驚天動地的爆炸聲,艾沙德總督就知道自己徹底上當了。在彌漫的煙霧中,士兵們不但要承受爆炸的威脅,還有就是燃盡氧氣後造成的窒息,處於中心地帶的士兵死亡殆盡,處於邊沿地方的士兵已經被嚇破了膽子,不到一萬的傷殘士兵一窩蜂似得潰敗。
嘹亮的軍號吹響,李鴻基和李過各帶將近三千的騎兵從陣地兩側同時出擊,向著敗退的奧斯曼帝國聯軍發動反擊,就像一把剪刀絞向潰敗的敵人。
徹底失敗了,艾沙德總督早就騎上了戰馬,在衛兵的保護下跑在了潰敗士兵的最前頭,好在米烏斯河對岸還有近萬的士兵接應,殘兵敗將終於渡過了米烏斯河。還沒有等他們緩一口氣,後麵的李鴻基騎兵部隊已經追擊上來,而兩側也開始出現了明軍。劉宗敏、劉芳亮各自帶著一萬騎兵在就在兩側埋伏好久了,這個時候也從兩邊殺了上來。
李鴻基采取了圍三缺一的戰法,給奧斯曼帝國聯軍士兵留下了逃跑的缺口,並不是不能將他們全部殲滅,李鴻基的意思是不讓他們做困獸之鬥,還有一個目的是追趕著這些殘兵敗將可以讓他們帶路,找到更多接應他們的部隊,甚至是給他們造成更大的恐慌,最終形成對整個地區的震動。
戰鬥結束以後,李鴻基留下一半人馬自己帶回領地做戰爭防禦,北邊的沙俄帝國還在虎視眈眈的瞅著自己,不能不做好反擊的準備。剩下的一萬五千多士兵繼續追趕艾沙德這些殘兵。這些殘兵已經徹底被打的心寒,逃跑的路上草木皆兵,除了吃飯睡覺就是不停地向南逃跑,強大的明軍已經成了一個噩夢,根本就沒有任何抵抗的想法了。
幾百裏的大追擊,快速的戰馬,彪悍的士兵,艾沙德總督幾乎是走投無路,無奈之下隻好讓周圍的軍隊趕快接應,幫助自己逃出明軍的死亡追擊。
一路西逃的艾沙德總督不斷調集著北方的軍隊接應,終於在莫洛奇納亞河左岸站住了腳跟,畢竟明軍隻有一萬多人,一路追擊下來也是有些疲憊,雙方在這裏開始對峙下來,艾沙德總督終於算是逃出了生天,可以喘口氣了,要說對明軍進行反擊,他是根本就沒有這個膽子了,能做的就是固守待援。
在明軍對奧斯曼帝國進行作戰的時候,李鴻基也在自己的順河城加強了防禦,那裏距離沙俄帝國的勢力也不太遠,留在順河城裏負責的是田見秀極其三千士兵。為了保證絕對的安全,田見秀將情報人員放出了三百裏以外,時刻準備著阻止沙俄帝國軍隊的襲擊,這是李鴻基部的大本營,不能有任何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