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為了不影響聯合的波蘭--立陶宛王國、瑞典王國和大順侯國一起對沙俄帝國的作戰,奧斯曼帝國隻好從國內再次調來大批軍隊進入塞爾維亞王國作戰,實際上奧斯曼帝國現在也是在進行兩線戰役,物資供應非常緊張。
四國聯合進攻沙俄帝國,首先由奧斯曼帝國開始發動反擊戰,五十萬奧斯曼帝國軍隊開始進入戰場。而這時的沙俄帝國軍隊經過三個月的作戰軍備物資消耗嚴重,遙遠的補給線限製了他們的進軍速度,也開始停止下來,相對進行防守作戰。
戰爭開始後,大順侯國集中了三萬軍隊由李鴻基、劉宗敏率領,與波蘭--立陶宛王國遙相呼應,對沙俄帝國的第聶伯河流域展開攻擊。另一方向則是調集了兩萬軍隊由劉芳亮指揮,先期對克裏米亞半島進行了攻擊,目的是徹底占領奧斯曼帝國許諾的土地,那一片土地才是大順侯國的主要目標。
沙俄帝國雖然有足夠的準備,但是還是被四國聯軍的行動弄得疲憊不堪,克裏米亞半島雖然重要,但是如果失去了北方的路上聯係,還是一塊死地,何況大順侯國隻出動了兩萬軍隊。在這裏沙俄帝國犯了嚴重錯誤,他們將本來不多、戰力遭到瘟疫嚴重削弱的軍隊調到了對奧斯曼帝國的前線,大順侯國撿到了便宜,在做好了充分防疫準備之後,劉芳亮帶著兩萬軍隊在這片瘟疫過後人口大量減少的地方長驅直入。
戰役進行半月之後,沙俄帝國軍隊麵對奧斯曼帝國的前線方麵物資終於到位,已經休整完畢的五萬哥薩克騎兵悄悄的向奧斯曼帝國軍隊的後方奔去,而前方正麵戰場仍然處於僵局狀態,奧斯曼帝國稍微占據優勢,波蘭--立陶宛王國和大順侯國還在觀望。
終於奧斯曼帝國軍隊抓住了沙俄帝國的一點破綻,在南布格河找到了突破口,一舉突破了沙俄帝國的防線,立刻讓波蘭--立陶宛王國和大順侯國開戰攻擊,企圖一舉擊敗沙俄帝國軍隊主力。
李鴻基這時候已經不是生瓜蛋子了,他雖然不知道這是沙俄帝國設置的一個陷阱,但是他還是準確的判斷出了這是一個陰謀,因為奧斯曼帝國的突破點沒有戰略價值,反而在它的前方是一片開闊的戰場,非常適合大隊的騎兵衝鋒。從沙俄帝國軍隊布置的位置來看,這是一個極大的包圍圈。
一場戰爭就是一幅藝術品,完美的戰役就是一幅驚世作品,李鴻基算不上完美的戰略家,但是戰術眼光還是有的。沙俄帝國布下一個陷阱,奧斯曼帝國已經鑽了進去,李鴻基需要將這個陷阱擴大或者是提前觸動引發,將沙俄帝國這個設置陷阱的獵人一起套進去,這需要實力,沒有一定的軍隊實力很難做到。
李鴻基讀書不多,但是性格開放,機智善變,尤其是和洪承疇交往這幾年,學到的知識非常多,善於察言觀色的洪承疇對朱有孝喜歡李鴻基有些莫明其妙,但是對李鴻基還是傾囊相授,讓李鴻基的戰爭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凡戰者以正和以奇勝是戰爭的精髓,軍隊強大的戰鬥能力是最基本的勝利保證。李鴻基既然看穿了沙俄帝國的陷阱,自然不會傻乎乎的陷進去。但是如果不解救掉進陷阱的奧斯曼帝國軍隊,整個戰爭就會失敗。李鴻基必須將這個陷阱擊破,即解救出奧斯曼帝國軍隊,還得還得讓他們遭受到一定的損失,自己還不能有過多的損失,這就是高超的戰爭藝術。
李鴻基命令劉宗敏率領一萬軍隊,以從大明本土帶來的五千人為核心,每人三匹戰馬,以最快的速度插向沙俄帝國軍隊的陷阱邊沿,但是行動要非常隱蔽,反正在大草原上人口經過瘟疫以後非常稀少,這點比較容易做到,等待沙俄帝國開始反擊的奧斯曼帝國軍隊的時候,再突然出擊,自己則帶領剩下的兩萬人在後麵慢慢走,迷惑沙俄帝國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