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1 / 2)

騰龍艦隊繞過了那個小半島,海塞卜也不用現在就布置防禦,朱常潤現在一個心思就是占領糧食主產區,航行的路上遇到的船隻利索的幹掉,封鎖一切可能透露消息的可能,隱蔽的接近預定地區。

騰龍艦隊登陸的地方就是阿巴丹港口,現在這裏還是人煙稀少的一個小村子,放下淺水平底船,除了留守軍艦的部分海軍士兵,其餘的一萬人全部上岸。在冒辟疆的指揮下,士兵們有條不紊的組成了十個大隊,有各自的隊長帶隊帶上三天的給養,開始向縱深發展。冒辟疆的命令是盡快找到人口聚集區,盡量不要主動攻擊當地居民,讓懂當地語言的人和他們溝通,購買糧食和蔬菜。遇到軍隊立刻互相通知,爭取盡快殲滅,不論是奧斯曼帝國軍隊,還是薩非王朝軍隊,他們都是目標,還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士兵生命安全,現在負傷和死亡幾乎是同名詞,環境非常惡劣。

冒辟疆很快的就地建立起指揮部,指揮留守軍艦的士兵開始修建碼頭港口,一台台鍋駝機動力的挖掘機和土木工作船從運輸艦上卸了下來,這些士兵有不少是工程兵,是朱有孝特地為這樣的環境而招募的。遠離本土的戰爭需要非常複雜,各兵種的構成非常重要,朱常潤不是專業的官員,不懂得這些,因此陳貞慧負責這裏的建設工作,他做過兩年地方官員,對這種事情比較有經驗,安排的井井有條,工作效率很高,朱常潤反倒是現在最清閑的一個人。

三天的時間裏,不斷有士兵返回報告或者是找到糧食,或者是發現鄉村,這些都不是重要的信息,冒辟疆需要的是軍事信息,他感覺這裏的人口太少了,有許多房子都是無人居住,尤其是附近五十裏內,幾乎隻剩下些老人,就是糧食也很少見,這個現象非常奇怪,難道這裏有大型戰爭存在,還是正在發生戰爭?這是重大情況,搞明白了情況才好在這裏生存下去。

到了最後一天,終於有一支部隊發回重要情報,在港口西北部一百裏的地方,發現大量的軍隊,經過偵查士兵的觀察,應該是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正在攻城,被攻擊的一方是薩非王朝的軍隊。通過與當地人艱難的溝通,大致的情況是雙方共有十三四萬軍隊,奧斯曼帝國占九萬多,防守的薩非王朝有四萬多,現在幾乎到了關鍵時刻,隨時有可能破城。

冒辟疆立刻派出傳令兵,騎上僅有的幾匹戰馬,迅速通知部隊收縮,按照情報所標誌的地域,冒辟疆指定了集合地點,現在正是一個最好的機會,等到那個阿瓦士城被奧斯曼帝國軍隊攻破的時候,估計他們也會精疲力盡了,也會放縱士兵掠奪,正好騰龍艦隊士兵可以充當救世主的身份去解救城中的百姓,得意忘形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必敗無疑。

經過一天的緊急集合,一萬人的部隊到達了指定地點,冒辟疆帶著幾位參謀人員悄悄的靠近了戰場,從望遠鏡裏可以看見雙方的戰鬥進行的非常激烈。進攻的奧斯曼帝國的士兵有的已經爬上了城牆,在城牆上的士兵拚死的阻止他們前進,雙方的武器差不多,都是著名的彎刀,大家都看清了眼下的形勢,都在做最後的掙紮,上了城牆的奧斯曼帝國士兵被打下城牆就是死路一條,被攻破城牆的波斯士兵也是死路一條,隻有一方死去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湧上城牆的奧斯曼帝國士兵越來越多,波斯士兵越戰越少,逐漸的奧斯曼帝國士兵就穩定了這一段城牆的局麵,在城下的士兵開始想著一段移動,企圖將這裏的缺口擴大。相反的是波斯士兵數量明顯不足,已經沒有能力將他們趕下去了,眼看著突破就要成功了,這是他們最好的機會了。

就在冒辟疆以為奧斯曼帝國士兵要成功的時候,突然間從內城飛過來鋪天蓋地的大石頭,薩非王朝的波斯士兵開始用回回炮反攻了,這些回回炮發射的不僅是隻有石頭,其中還夾雜著不少陶罐,陶罐裏麵盛的是石油,砸進人群的陶罐立刻就破裂了,留下一地的粘油,讓奧斯曼帝國士兵的行動遲緩起來,城牆下麵的士兵不斷向上麵攀爬,站在石油裏麵的士兵越來越多,很快的這一段城牆附近就積聚了幾千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