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辟疆和王政再次兵分兩路,從蘇撒古城和阿巴丹同時開始,冒辟疆率領西路軍,直接殺向西南,王政率領水路坐船從後世的科威特港口登陸,兩人從兩個方向合圍,目的是將這個圈內的所有奧斯曼帝國和薩非王朝的軍隊全部殲滅,在向外就是大沙漠了,奧斯曼帝國軍隊很難通過沙漠攻擊。
明顯的是冒辟疆謹慎過頭了,他帶著軍隊從蘇撒出發直奔下一個薩非王朝的阿馬拉城,結果絲毫沒有遇到抵抗,城裏麵也沒有多少軍隊,看到冒辟疆鳳陽王國的軍隊到來,直接就投降了。冒辟疆留下五千士兵在這裏建立了一個軍營之後,再次向下一個目標納西裏耶奔去,在哪裏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仍然很少,又讓冒辟疆很簡單的占領了,除了行軍的時間,冒辟疆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一拳頭打在棉花上,冒辟疆自己都沒弄明白怎麼就這麼簡單就占領了這塊地方。
王政的情況同樣簡單,他率領軍隊登陸科威特港以後,遇到了微弱抵抗,在這裏有一個哈立德家族建立的部落,這是三十多年前剛來到這裏的一個部落,屬於奧斯曼帝國委派的一個小總督,不過他們這個家族在這裏的統治也不是很穩定,就在王政的迫擊炮響起不久,這個部落就虧散了,逃向了西方的沙漠深處,他們就沒有見過這樣的打仗方式,直接被嚇跑了,可見這裏非常落後。
留下五千人占領港口,一路西北前進,向冒辟疆預定的的會和地點而去。在納西裏耶小城,冒辟疆和王政兩人都有些不相信,他們就這麼簡單就會合了,在這裏再次留下五千軍隊,因為這是他們距離阿巴丹最遠的目標城市,因此留下了大量的軍備物資,並叮囑隊長做好防禦工作,就率隊從幼發拉底河左岸返回頭圍攻巴士拉,結果比他們想象的更簡單、更意外,剛到巴士拉就遇到了陳貞慧派出的人迎接他們,原來這座城的總督直接向留在阿瓦士的陳貞慧遞交了歸附協議,根本就不用打仗了。
看著一頭霧水的冒辟疆和王政,陳貞慧便笑著向他們解釋了這場準備充分、卻又沒有打起來的戰爭始末。原來是在薩非王朝的阿巴斯一世入侵大明時戰死,繼位的薩菲和他祖父一樣殘暴,但卻沒有他祖父那樣英明,奧斯曼帝國看到了機會,便趁機向薩菲王朝進攻,雙方的軍隊現在都集中在巴格達,雙方幾十萬大軍都在巴格達鏖戰呢?就算是攻擊阿瓦士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也是一支偏師,他們的意圖是攻下阿瓦士以後,切斷薩非王朝軍隊的後路,讓守在巴格達的薩非王朝軍隊產生混亂,結果被鳳陽王國占了便宜,沒費力氣就得到了阿瓦士。
至於巴士拉城,說起來也很有意思,就是那個在阿瓦士陳貞慧遇到的那個醫生牽線,讓陳貞慧簡單的得到了這座城池。
陳貞慧說,這個醫生不是阿拉伯人,他是一個達曼教徒,或者說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說是天主教的一個分支,總之他們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他是猶太人,而且在巴士拉還有更多的達曼教徒,甚至他們還控製著這座城的管理權,是巴士拉城最富足的一個階層,他們屬於奧斯曼帝國的一個邊遠小城。
猶太醫生叫做卡夫卡,自從陳貞慧將燒燙傷膏送給他以後,經過幾天的使用,他發現效果不是一般的好,而且陳貞慧還告訴他一個清理傷口的辦法,就是用燒開過的幹淨水,最好是蒸餾水,加上接近一成的精鹽,勾兌成鹽水,用來清洗傷口,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還讓傷口更快的愈合,減少感染的概率。
得到了陳貞慧這一點好處的卡夫卡並不可能為他牽針引線,但是加下來鳳陽王國的軍事行動,讓卡夫卡看到了機會,不但是武器裝備的先進,士兵的彪悍更讓人震驚,他雖然僅僅是個商人,但是猶太人太善於抓住機會了,他認為這塊地方將來肯定就是鳳陽王國的了,無論奧斯曼帝國還是薩菲王朝都不可能再奪回去,必須向鳳陽王國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