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油輪帶著大批的軍火來到阿巴丹,這裏的港口現在已經非常完善,這個碼頭已經有些近現代的特點。在大明工程師的努力研究下,鋼筋混凝土工藝成功的應用到了這裏,牽引船不再依靠拉纖和風帆,完全由蒸汽機船帶動,極大的提高進出效率。上船、下船的貨物也用蒸汽機做動力,由亞麻、絲棉配上鋼絲編織的傳送帶非常結實,可以直接從碼頭的貨物堆積點輸送到船上,節省了無數的勞動力。在朱有孝的指點下,還采用了集裝箱模式,這就更加方便裝卸,在配備上軌道吊車,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看著越發先進的港口,朱常潤覺得自己太幸福了,朱有孝送來的軍火已經卸載完畢,龐大的倉庫裏麵堆積了如山的武器,雖然上次哈立德家族用土地換取了大量的武器,看起來有些虧本,但是獨家經營的石油貿易給騰龍銀行帶來了巨額的利潤,再加上騰龍銀行自己也有武器製造廠,製造這些武器成本低廉,根本就算不上虧本,朱有孝不在乎這點利益,朱常潤那就更談不上在乎了。這次滿滿的運輸船運來的武器還準備置換土地,就看看波斯人是不是認可了,要是他們不識相的話,隻好讓他們吃個大虧了。
波斯人來了,帶著大量的地毯、藏紅花、綠鬆石、堅果、椰棗等,但是就是沒有黃金和白銀,他們的國庫不在豐盈了,巴格達戰役將他們拖得精疲力盡,大量的金錢耗費在了那裏,他們實在是抽不出太多的資金了,隻好用這些土特產品來換武器。
經過在大明朝廷扯皮,經過在非洲販賣武器,現在的朱常潤可以說是精明無比,自從朱有孝給他提出建議以後,朱常潤就把從這裏收購的土特產品留存在碼頭倉庫裏,一船也沒有運走,他的目的就是和波斯人談談價格。從他們上次購買武器時的表情來看,就知道他們的黃金、白銀緊張了,朱有孝的建議更是讓他覺得可以大賺一把了。
好吃好喝招待一下波斯客人,然後再看看他們帶來的商品,也不談價格高低貴賤,就把他們帶到了碼頭的倉庫,在倉庫裏轉上一圈,什麼也不用說,波斯客人自然就明白了朱常潤的意思。
看看這裏堆得像山一樣的的各色土產特產,就明白朱常潤這次要講價錢了,這麼多貨物不運出去,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運力不足,大量的貨物積壓,一種是這些商品滯銷了,滯銷就意味著要降價,不然的話誰會賠錢做生意。
肯定的說第一種情況是不可能的,港口的運輸、裝卸能力都有空閑,那就是這些貨物在大明滯銷了,或者是朱常潤故意設計了這個場麵。不多對於波斯使者來說,他還沒有什麼打破這個局麵的辦法,就算是翻臉說透朱常潤是故意這樣做的,朱常潤就是不買給他們武器也沒有辦法。
回到賓館之後,波斯使者的臉色非常難看,現在巴格達局勢非常危險,急需大量的武器供應,尤其是大量的子彈和炮彈,這些都是一次性消耗品,也不知道奧斯曼帝國他們花費了多少金錢,反正他們的火炮壓製得波斯軍人抬不起頭來,如果這次不能購買大量的武器,那麼巴格達失陷是遲早的事情。
波斯使者思前想後,最終還是去找朱常潤想辦法。硬著頭皮來到了朱常潤的王府,見到朱常潤還得滿臉賠笑,將波斯和大明如何是友好鄰邦,雙方的友誼如何源遠流長,甚至都從漢朝講起,一直到雙方不久前的武器交易,直講得雙方就像一隊好基友,就差說是異母同胞了,幾乎把朱常潤都說得相信這些都是真事,張口就把武器送給他了。
好在腦中還有一絲清明,朱常潤把阿巴斯一世入侵大明身死的事情略微提了一下,讓這位波斯使者明白自己不好忽悠,隻好尷尬的自我嘲笑一番。就在波斯使者絕望的要離開時,朱常潤拿出了哈立德家族代表他們總督簽署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