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探險隊算然損失慘重,但是他們還是將得到的鑽石全部帶了出來。當然了,就算他們不說出來,英格蘭人也會知道他們肯定得到了重貴的東西,不然的話,這些土著人是不會對他們追殺,而且還要將他們全部殺死,可想而知,這些人惹了多大的禍端。
因為是盟友關係,比利時人也沒有隱瞞他們的探險過程,並且將得到的鑽石向英格蘭人展示,請求他們合作,共同分享這裏的鑽石資源。並不是比利時人多麼高尚,無私共享他們的情報,而是他們的實力太弱了,自己沒有能力獨享,如果是英格蘭人發現的,他們就不會這麼幹,肯定會封鎖消息。
在這支英格蘭探險隊中,恰恰就有一個槍械修理師,他本來的目的是跟隨探險隊確認一下自己工廠裏槍械的質量,順便幫助探險者修理一下槍械。但是當他發現這裏有這麼多鑽石的時候,靈機一動就用手裏的工具將一塊合適的鑽石鑲嵌到他的手鑽上,使用的效果讓他大喜過望,他立刻讓英格蘭探險隊將這些鑽石全部買下來,帶著這些鑽石回到了英格蘭。
鑽石的超強硬度出乎意料,槍械師回到英格蘭之後,終於研製出了鑲嵌了鑽石的手鑽,這樣的手鑽使用起來非常好,不但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而且鑽出的槍管質量上乘,使得射程比原來提高了一大截,驚喜的槍械師立刻將這一成果向工場主回報,不但得到了巨額獎勵,而且獲得了工場的股份。
鑽石鑽頭的使用,使得這個工場的步槍生產效率和質量迅速提高,他們的秘密很快被其他工場發現,於是各種陰謀層出不窮,謎底很快被揭穿,在這個時候的英格蘭根本沒有什麼專利保護,一次鑽石很快就成為最重貴的物資。當這一事件被英格蘭王室得知時,鑽石就成了國家級的戰略資源,於是英格蘭就開始武裝大批軍隊,他們不再以探險隊的組織形式開拓了,而是變成了準備已占領鑽石礦為目的了。
當十幾萬武裝起來的英格蘭軍隊開往非洲南部的時候,北歐其他國家像法蘭西王國、挪威、意大利、蘇格蘭等紛紛關注,這個時代的間諜還不是國家的常備機構,但是商人的信息網絡還是非常敏感的,他們經過無數的金錢交易,終於明白了英格蘭人的企圖,於是也紛紛開始擴充軍隊,準備去非洲南部分上一杯羹,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要發展就得有強大的軍隊,這是他們的共識。
狡猾的英格蘭人以出色的商業頭腦再次大賺一筆,並不是他們愚笨的讓其他國家獲得了機密,而是他們有意識的透漏的,憑借著首先開發使用鑽石的契機,他們在這次軍備競賽中獲得了巨大的利潤,各國擴建軍隊最需要的槍支大部分都是從英格蘭的工場裏購買的,這個契機還部僅僅是讓英格蘭獲得超額利潤這麼簡單,更讓英格蘭獲得了武器質量上乘的名聲,順便的也為英格蘭的其它商品打開了各國的大門。
資本的原始積累本來就是血腥無比,就憑借這次武器貿易,讓英格蘭的武器工場獲得了海量的資本,再加上國內的大量資本看到了武器生產的誘人前景,於是更多的資金飛速的湧向武器工場,使得英格蘭的武器發展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從而奠定了英格蘭武器和其他工業商品在歐洲的領先地位。
英格蘭人的動作也被德意誌和西班牙人發覺,他們是買不到英格蘭人的武器的,至於自己製造,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是他們還有自己的親密盟友大明帝國,於是大筆的訂單開始向孫愚直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