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瑕不掩瑜(2 / 3)

隻聞帳外已有個渾厚的聲音傳入耳中:“將軍不知有何重要之事傳令屬下,我已到,可否進帳?”劉世光早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焦躁不安,大聲回應:“快進來,定是急事。”劉延慶隻是向劉世光擺手示意他不必急躁,隻見進來之人身高臂長,異常魁梧,風度瀟灑,體格健碩,好生威武。隻是一臉倦意,還渾身帶有酒氣,不由皺眉疑慮,這個人倒是奇特。看兒子如何差遣應付。

劉光世也是直冒冷汗,沒想到這個韓世忠倒是一點顏麵也不給自己留,若不是此時用人之際,定要軍紀嚴懲,訓斥道:“終日喝酒,胸無大誌,你讓我如何敢委以重任?”

韓世忠不知來者是何大人物,居然讓主將如此重視小心,臉上有些茫然,氣氛有不尋常的緊張,笑道:“將軍放心,我決計不會犯紀,誤了大事的。”

劉光世也沒時間跟他較真,隻是向他介紹來者:“這位乃禦敵先鋒河中府守備大將軍――劉延慶將軍,也就是我的父親。”韓世忠早對這位讓劉世光敬仰害怕的大人物略有耳聞,連忙恭敬行禮道:“屬下眼拙,不識將軍,今日一見很是名副其實的良將。”劉延慶沒想到此人性子直爽,連奉承恭敬的話都不會說一句,看來真如傳言一般豪邁。臉上還是喜歡,回禮道:“韓小弟果然人如傳聞,不矯揉造作,不迎合奉承,好,好,好。聞名不如見麵。”韓世忠也是隨意胡謅,不再虛偽客套,直截了當的問道:“不知將軍傳喚屬下有何重要急事?”劉世光剛欲回答,劉延慶卻搶先問道:“不知韓小弟對河套府有何良策?”“隻可出其不意,以少取多!”話剛問完,韓世忠就不待深思熟慮的道,劉延慶似乎覺得此人果然不是醉漢,看樣子果然非常人所能及。臉上嘉許之色更多了幾分,問道:“如何智取?又該如何少勝巨,贏得關鍵?有什麼想法敬請直言,我決計不會怪罪,即使是錯了,膽大猜測,說不定真是破敵良策,那功就計在你頭上。”韓世忠也不在乎是否怪罪責罰,自己平日裏可不像以前隻會喝酒解悶,養馬消磨,心中早就有丘壑,已經不再是一兩年前那個市井耍渾的小流氓。

“這事請將軍放心交給我,我不出一日拿下慶州守備人頭,若失敗,提自己人頭領命。”韓世忠也不說自己的良策隻是立下軍令狀,信心十足,堅定異常。似乎那西夏守備的首級早已是他囊中之物一般。劉世光有些氣惱,覺得他平日若不是有幾分本事,自己看好他,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大言不慚地狂妄自大,有些忿恚,“不要義氣衝動,想好了早說上陣殺敵不是兒戲。”劉延慶卻是一笑,覺得這個韓世忠很合自己的脾氣,忙訓話劉世光,給韓世忠保住點顏麵,:“耶,你要相信自己的手下將士,這點早告訴過你,隻有將自己的性命交給兄弟保護,那樣兄弟們才能每戰必勝,怎麼又忘了?”劉世光隻是礙於有長輩的麵子,不然早訓斥一番,臉色青紫,:“爹爹教訓極是,孩兒謹記於心,常常提醒,不敢怠慢。”劉延慶此語也是旁敲側擊,在點撥劉世光的同時也在向韓世忠授業,韓世忠怎會聽不出他的話的意味深長,自己雖狂妄卻也有十足把握才敢放言,再說,以河間地勢來看根本不適合大軍強攻,隻能智取,掂量這劉延慶心有顧慮,自然不敢將眾多兄弟性命交予自己,同自己去送命,隻好劍走偏鋒,放手一搏,又請求道:“若將軍怕此戰關乎整個西北局麵,不如屬下鬥膽單槍匹馬前去,決計不連累其他兄弟,這樣也便於行動,即使失敗,我也能全身而退。”劉延慶驚駭不已,沒料到此人還有這份勇氣,視死如歸,更讓人折服他的勇氣與膽識,就算換作今朝的任何一個戰功赫赫的名將,以一敵百的傲氣,也沒他這般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從容不迫,但這樣更讓自己擔憂,假以時日,此人更勝過這裏的任何一人,那就更不能斷送了小命,也算為國家發現了棟梁之材,自然愛惜還來不及,怎能讓他去冒失?連忙回絕道:“韓兄弟多慮,就算我信任你有萬夫莫敵的本領,也不敢讓你去隻身犯險,隻會從長計議,我已選派我營轄十八勇士與你一同前往如若奇襲不成,你們酌情處置,大不必以死頑抗,這樣丟失國之大材,是我失職,更斷送了大宋日後前塵,我決計不做這遭人唾棄的過失來的。”“有將軍這番話,屬下心理假如我這就真殉職逆難,大為欣慰,時日也不早了,我這就去準備,好給猖獗的西夏人來個措手不及。”韓世忠有劉延慶這樣的後援做後盾,還有什麼不敢做的,就算此時讓自己去死也是心甘情願的,畢竟他太想一展抱負,讓人不再小瞧自己,也好揚眉吐氣,既然上司這般傾近心血,又何不肝腦塗地地為國做掃盡一切障礙的利劍呢?反而,也不見得此事定是敗局,與其整日借酒澆愁,不妨拚盡全力鬥膽一試,興許成功,那樣不必有勁每處使得遺憾?劉延慶,劉世光父子未料他這般性急,還未定奪最終時機,他竟是按耐不住了,更猜不透到底想什麼了。連忙要阻止,韓世忠領情,告誡這種事非延誤不得分毫,消息稍有不慎走漏風聲,就是滿盤皆輸的慘痛,自己也不想他們為難,自然不商討如何應策,做好應做的就好了,隨時待時而動,早報捷音。

韓世忠從容走出中軍帳,劉延慶好生欣賞佩服,一邊掠著胡須,一邊笑得合不攏嘴地讚歎不已:“想不到今日還有這般了得的年輕俊傑,實乃我大宋之福,日後此人不可小視,前途無量阿!好小子,想不到讓你撿了個寶啊?”劉世光倒沒覺得有什麼稱讚的,反而後悔向自己父親推薦一個急於送死的莽夫,黯然無光的垂喪歎道:“除了莽撞之外,我看以前巧合而已,都是算不得什麼俊傑吧?才發現此人空仗莽力,逞匹夫之勇罷了。”劉延慶反笑,到對這番話不盡是讚同,反而問道:“看來你還是與他交往甚少,此人看似整日遊手好閑,爛醉頹廢,其實把你和大家都騙在鼓裏了,他是在掩蓋實力,怕剛進來樹敵,遭人妒忌,惹來不必的麻煩,實際等待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一鳴驚人而已,是怕風頭過甚,將你也比下去了,那樣才是莽夫。”劉世光沒想到經自己父親這樣一分析,心裏更明亮了許多,就連自己一籌莫展的困難,在韓世忠眼裏好比拿拈燈草一樣輕鬆自如,暗罵此人不簡單的同時,心底要警戒自己提防。不過也在暗諷,如果大言不慚,那也用不著擔心了,早日借敵人之手除掉一個心腹大患,無疑也是件得償所願的好事。劉延慶看出年輕人之間的暗鬥較勁,還是告誡一番:“我勸你還是企盼他拚敢無事的好,此戰失敗,輕則又要等上數年之功,非但前功盡棄,而且不是大將風度所為,重則奸逆小人得勢,你我還有什麼好下場,總之此時不可與初出牛犢較勁,日後不對可以隱晦才能,其實做好本分之事才是你我關心的,否則讓他人坐收漁利才是令仇者快,親者痛的不智之舉。”劉世光也覺父親的話大受啟發,素來為父親馬首是瞻,唯若順從,應道:“爹爹所言猶如醒夢誡言,讓我茅塞頓開了。我定牢記。何況以後真要靠他的時候,多個幫手總勝過多個敵人。”“吾兒終於成長了,為父大敢欣慰。好!有此覺悟不枉悉心教導。快去準備他們凱旋之音吧,一舉拿下河間府,定西北局麵。”劉延慶還是循循善誘將兒子的引喙邪念打消,不枉費自己苦心一片,掠須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