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吧,既無外人,何不獻身前來禮拜?”本相的聲音如同一隻醒神鍾,愀然地砰打李嘯雲的心,幾乎嚇得魂不附體,沒想到最後還是被師伯祖發現,自己再相欺躲避,大顯自己的無禮,怦然揪心地趑趄走向屋內,這每一步像是邁不開腿,雙膝灌鉛地難挪半尺,心底嘀咕道:“師伯祖會不會責怪我在旁偷聽,更疑心我是別有用心之人,潛入少林刺探的細作,隻怕我渾身上下也解釋不清。”一想自己是生是死,舉步維艱,支絀猶豫,倒不如快刀斬亂麻來個痛快,忸怩作態反倒是讓師伯祖看清自己了。
三步化作兩步走,跑入屋內,頷首掩麵,不敢直視,雙手抓住衣角,忐忑不安。就像一個犯了錯委屈的孩子,被長輩訓斥時的擔憂,甘願受罰。本相也不轉身回頭,對著神龕上佛像虔誠禱告,至貞不渝地誦讀佛偈,神情泰若,眼中無物般地豁然,又道:“師伯祖誤會你了,心裏可曾冤枉?”李嘯雲還擔心會受到師伯祖的責罰,誤認為自己是個心機深沉,被人利用鉗製他的眼線或是奸細,沒想到他的宏量寬度使得自己心裏倍受愧悔,感激,道:“師伯祖,弟子能留在您身邊侍奉,得蒙教誨,也是弟子前身修福,不敢以怨報德。”
本相點頭,一麵用木魚槌敲打著蒲團前的木魚,一麵微閉雙目,道:“這樣很好,我知你定受了莫大的罹難,心裏苦楚難言,以至於耿介不開,佛家有言:既來之,則安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佛門重地不論出生顯貴、貧寒、過往功德、大錯,身份雍貴、卑微,無論男女老少也好,王孫貴胄也罷,還是販夫走卒,隻要一心向佛,便是有緣之人,三藏法師有言苦海無涯,回頭是岸。眾生平等,接引往生極樂,絕無偏袒。”李嘯雲心想師伯祖如此寬宏大量,不計自己偷聽之嫌,坦然接受自己,此份恩德,形如再生父母,不敢欺罔,一時急躁道:“承蒙師伯祖教導,弟子卻心有不軌,另有所圖,這”本相背著他,頓下手中的木魚,舉著右手擺了擺,示意不要再說,道:“凡事皆有無常,何須執念不休,你若放下便是所悟之佛,何須計較得失、成敗,剛才已然急躁,往後必先忌諱,貪嗔癡,怨憎會,求不得,苦別離,都要收斂心神,切莫放蕩任由,否則為之所絆,難成正果。”
李嘯雲對於這些至深至理直言,聽得似懂非懂,似通假通,如飄然墜雲,迷惘虛幻,也不知該那什麼話應對才是,一陣囁嚅之後,覺得還是洗耳恭聽,免得白費了一位老僧的苦心勸道,大煞風景。本相揮了揮手,是要李嘯雲不要逗留於此,早些回房休息,免得滋擾他修禪頓悟,潛心向佛的清淨,平和地說道:“無滯情愫非無欲情愫,無苦求功名並非無上進之心,可還,可入佛門,亦可還遁塵世這些話你現今不懂,終有一日你會明白,今晚之事你就當做做了個虛幻般的美夢,毋庸多想,勞神費心,何不妨隨心所欲,安泰故在。”李嘯雲剛入少林寺不到幾日,竟然自己遇到離奇懸疑的事,又被本相訓了一番根本聽不大懂的話,頓覺惘然,在腦中懸而不決,縈繞滋纏,久久難平,雖是不懂,自己還是謹記於心,不敢忽略,臨行前欠身作揖,相告辭別,以示尊敬。反身將門帶上,不敢再多想,既然本相都不追究自己來曆,目的,是否有私心、陰謀等等,更改好好計量接下來要加緊練成《洗髓經》免得消息不脛而走,最後一切付之於空,自己所遭受的委屈、侮辱、苦難都將換作泡影夢幻一樣,那才真正的遺憾。一想明白之後,無別他想困擾,反而更加毅決地要在凶險萬難的少林中練成本事。
次日,似乎與往常一樣平常,照舊打水、劈柴、燒水、做飯、澆地、掃塵並無其他可疑,似乎方丈回去之後也問明了圓通、可因、可鑒三人,將李嘯雲的來龍去脈掌握清楚後也就不多過問,既然是孤苦無依、舉目無親的淒苦性命,更應該收納在普渡蒼生,救困化厄的佛門之內,此事也就暫且不了了之,而可因似乎關心李嘯雲常來問候、探視,更讓李嘯雲心底增添不少溫馨,堅定了在此以寺為家,以眾人為親人的安適、舒泰。
到了深夜,李嘯雲先在廚房、柴房等地巡視一番,又見本相獨自一人在禪房內對著頹倒的佛像麵前誦經、敲魚,手中時不時地掐算著佛珠,足見虔誠,不為外物所滯,不為心神所亂,更不關心外來他人的打擾,如故依舊,無增無減地禪修。李嘯雲大覺正常,回到房中,為了防止為寺內巡視的看院護衛僧侶察覺,緊閉門窗,熄滅了香蠟燭炬後,這才放心踏實地練就起《洗髓經》來。
那股看似微弱,實則頑強的內息在氣海內與李嘯雲心意相通,紮根滋長,不舍不化,根深蒂固著,就像一株嫩芽在體內萌生漸長,然而不經自己的修煉,加以關照,培育,吸取足夠的養分定然要枯竭、衰敗,好比人體為了維持身體機能的平衡要攝入足夠的食物、水分、營養等等,內力也需要日劇艱深的鞏固,否則就因惰懶變得平庸,然而人體所攝能量,消耗熱量,一日之內便會排泄而出,內息真氣卻是愈積淳厚,更漸紮實,《洗髓經》上有雲:以動化靜,以靜運動,合乎陰陽,順乎五行,運乎五髒,達乎六髒,貫乎三焦,活乎五官,穴道、關節、經絡、血脈、筋骨、皮肉、毫毛、孔竅,遍體周身,無微不入,無處不通。互根而生,造化無窮。在其這篇之後還有奇經八脈,三焦絡的穴位示意圖,上麵注明了各經絡的走勢與遍布圖,無一不精確,有助於自己修習內力真氣法門,記得前些時日隨沈聞疾行醫就從《銅人》醫書中涉獵人身周大穴位,加上自己還親身示範,以沈聞疾的銅人練手,紮針拿捏,想到過往的質樸淳厚,不禁感到無盡歡愉,更加思念沈聞疾和沈凝來,如今物是人非,過眼雲煙,往事齊湧心頭,好令他傷楚不堪,一想到沈凝有仁愛寬厚的沈聞疾、又有喜怒無常、性情乖戾的段思君,雖是令她身陷二人之間無比難作,但親情如煙,終究勝過自己的孤苦無依,一念於此,百感交集,不敢為之觸景傷情。安心習練內息筋脈穴位,增長自己的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