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王孫落敗(2 / 3)

不單局限於那些暗器高手,隻要身在江湖,必須具備此項絕技,否則便會閉目塞聽,處處製於人,而又受製於人時才不會陷入被動頹態。

這是本相未傳授與自己的一項技能,但是自己閱曆過大小各異、耳濡目染、親身經曆中積攢的寶貴經驗,至師從沈聞疾的醫廬開始,後經曆家境變故被完顏宗弻等人救起,一路過關斬將般來到少林寺,簡直是曆經艱險,長途跋涉中親眼所見,再到在這火工房與世無爭、無憂無慮的安穩太平時,目睹了本相與本悟之鬥,親身涉險為救趙瑗瑗急難時工於心計,逐漸體會到一人在臨敵之時,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足夠的清晰,否則方寸大亂、心煩意亂,便是身具絕學也無計可施,毫無用處。

待莘公子使出一記“汜橋納履”從李嘯雲身後的兩股由下至上擊來時,出手所帶的勁風猶如親眼所見般感受,猛然睜開雙眼,提氣躍起,輕輕巧巧地施展“鷂子翻身”,陡然身子猛被提起一樣,縱身翻越之時,臨空直下雙手凝抓,展開龍爪手中的“玉龍倒懸”向莘公子頭頂中央的“百彙穴”抓取,此穴位於天靈蓋頂心,是人體性命要害,天靈蓋雖堅硬,但“百會穴”卻是至關重要,不容輕視,一經被人製住,大有性命之憂,稍有不慎便會命斃當場的凶險。

莘公子眼前一黑,雙掌所施招式全數撲空,沒想麵前這位小和尚的性命盡在他的鼓掌之間,任由宰割之時,竟是整個人在眼前無影無蹤,驚駭之時還未回過神來,不想頭頂有股淩厲無匹的勁力撲來,不容怠慢,立即就地使出“懶驢打滾”,模樣既低劣又難看,大與其雍容典雅的身份不符,恐怕還有幾分惱羞之意,但命懸頃刻,容不得什麼雅俗之念,若是不慎,掉以輕心自會連悔恨的機會都喪失了,自然這招使得急中生智,既然落空,又不容閑暇清疏,心中忿恚更甚,李嘯雲的故意藏拙激怒了這位心高氣傲的公子,借助向前翻滾之時,雙足向身後猛蹬,使出一記“奇峰以迄”,欲泄這股難咽惡氣,從而找回些許場麵加以報複。李嘯雲身臨半空,急劇下墜,幾乎無法抽身變招,甚至連變動身形分毫也是困難,唯有以硬碰硬,以力相抗,既然不能製服對手,自己又身臨險境,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就是拚盡最後的機會,企圖兩敗俱傷,既然毫無勝算,也不會令對手好受,這是自己心裏一直遵照的可行計策,畢竟自己身負不同戴天之仇,被不相幹的折了性命,雖有不甘,但也無奈。一念藉此,運起全部勁力,雙手使出“探驪得珠”齊向莘公子腳踝處抓去,龍爪手畢竟不是大力金剛指、韋陀杵等剛猛異常的功夫,自然不是奮力猛擊,但每招每式都是抓人要害,製敵關節的精妙擒拿手法,一旦奏效,對手也會大受堪折。

一聲悶響,兩股各具特長的力道擊在一處,李嘯雲整個人向後連退了七步,方才穩住身形,作息跪地,屈身伏在雪地裏的柴火旁。

對方也絲毫沒有占到半分便宜,也倒在雪地之中,地上顯出一道長約三尺的雪痕,露出地上的青石,一時足踝處關節疼痛如割,身子無法站立。

旁邊的李姓文士見到這般情景也情不自禁地目瞪口呆,不過轉眼便逝,臉上呈現一種關心,殷切之情,上前低身將莘公子從地上扶起坐立,問道:“莘公子恕老夫不能援手,我不過一介儒士,手無縛雞之力,還望你折罪。”

莘公子哈哈大笑,與此時的場景大相徑庭李嘯雲也不知他在笑什麼,暗想以他的身份定是遭受如此慘痛的教訓與失敗,變得性情異常,幾乎癲狂也說不定。隻聽他甚是暢意地道:“李太常大人言重了,今日之事還望你體諒我的狂態自愎,不要向任何道才是,特別是父皇。”想不到這位看上去和藹善目,親切平易之人既然是位朝廷命官,可李嘯雲那裏知道麵前這位太常太卿正是李綱,也是彪炳千秋的功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