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幹戈玉帛一念間,黑白善惡終難辨(一)(1 / 2)

焦文通麵色大有慚色,捫心自問之餘自慚形穢不已,本是一位視利欲名節於糞土的坦蕩之人,怎麼因一時糊塗,負氣不平與王彥所率的“八字軍”刀戎相交,還死傷了不少弟兄,於心大愧地黯然悔恨道:“王將軍與這位小英雄所言極是,我等本是同為漢人,怎能因想不開倒行逆施,傷害同胞,斷送手足,豈不是令天下蒼生心寒,我錯了!”

王彥相視聞言坦然一笑,也是自責其咎地向山下眾位將士承情認錯道:“其實我王彥也有錯,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焦文通將軍乃是與我等一樣誓死抗金的義士,大家同為一軍主將,就因一言不合便刀兵相見,還造成不必要的傷亡,敗折了許多無辜的性命,作為領兵打仗之人,怎能如此糊塗衝動,這般做法隻會令‘親者痛,仇者快’,未能上陣殺敵以報國仇家恨,卻在此了解個人恩怨,實屬不該,我王彥罪責深重,難辭其咎,休說焦文通將軍是同胞親友,便是真要來找我‘八字軍’尋仇討理,也該以當前大局為重,任由他打罵便是,這刀刃不應向自己人,應該一致對外,砍向敵人。”

焦文通及其部率眾將士大為欽服,頻頻點頭稱是,卻無人敢直斥其非,大說不是,認為王彥所說言之有理,相比之下自己每人顯得未免莽撞衝動了,紛紛垂首低頭,均然俯首默認錯誤。簡簡單單的收編接手,竟然變成了了解恩怨的仇殺,給雙方原本舉步維艱的處境又蒙受一層悲涼。

李吟風沒想自己不過前來找尋大隊伍,以便個人酬酢誌願,一展宏圖,竟然先是被焦文通率部的誤會,還未來得及解釋辯論,王彥已是在太行山之間聲勢壯大,竟想將最後一支抗金義師收編整肅在自己麾下,壯大聲威,與金人周旋頑抗,誰料操之過急,引得焦文通大有不服氣,不願屈服於強橫聲威之下,雙方皆是爭強好勝,竟而衍變成紛鬥廝殺,場麵幾乎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眼看死傷慘重,李吟風不忍見到最淒慘的一幕發生在眼前,既然焦文通性直不服,藉口在自己身上,不得不挺身而出,冰釋前嫌,消弭誤會,免得誤傷眾多將士性命。想不到自己竭誠心誌,苦心勸悔,終於及時讓焦文通一部徹底被王彥剿滅,大家握手言和,各自承認錯誤,坦誠相待,更是敬佩大家的氣概。

王彥朗聲向眾多將士請罪道:“此事乃是我王彥一人的決策,與眾位手下無關,但事已至此,傷害了焦將軍眾多同生共死的弟兄,望你念在這些同為跟隨我多年的手足之情上,不要追究,一切都由我王彥一人承擔,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死而無憾!”說完,將手中的佩刀撒手丟棄,哐啷一聲掉在地上,手無寸鐵地屈身一跪,對著下首的焦文通等人,閉目領罪受罰,其形跡為之當場所有大有動容。

“將軍乃是‘八字軍’統帥,若你一死,黃河之北恐怕難有人能與金兵抗衡,我等苦心竭力爭取來的寸土之地又將重回金人之手,萬萬使不得啊!”“將軍心願印刻臉上,形跡更是感天動地,天下為之惻目動容,豈能丟下眾位將士?”“王將軍的大名震驚海內,報國踐行更是天地變色,我等追隨左右,若是要認罪,也由我來代之,你可是眾擎之首,‘八字軍’一刻也不能沒有將軍你啊。”見到王彥此等義舉大釋,身邊眾位親信不由一齊跪倒,為之傷心苦勸,有傅選、孟德、劉澤等人,更有跟隨王彥身邊南征北戰多年的舊部,足以證明王彥的聲威在眾位將士心目的地位何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