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心意傾慕為哪般?兩心合一不離分(五)(2 / 3)

李吟風安穩住了身邊的畢雅涵,免得再多生事端,兩位其難,難相顧忌,見身邊的畢雅涵倒也沒有衝著王彥大發小姐脾氣,向王彥認錯道:“請將軍重罰,李吟風枉費鄭大哥他們一番苦心,對死難的弟兄更是無顏麵對,更辜負了將軍對我的栽培,李吟風如今違背了當初的誓言,未得將軍應允私自將麵頰上的刺字剮除,但心無二致,與金賊勢難兩立!”鄭仲不忍見李吟風盡將所有罪責攬於一人之人,開口向王彥求情道:“此事並非吟風兄弟所言,還望將軍明察。他即為我孝勇營士卒,難左右局勢,一切都是依計行事,罪不至死,麵頰刺字乃是我部人人相互提醒當初向天下百姓許諾的誓言,隻要他一心報國,此罪可赦免,屬下才是罪魁禍首,請將軍念在他年少無知,法外開恩,我等以身許國實則情非得已,而吟風兄弟人生喜樂百態還未嚐個遍,還請將軍給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吧?”李吟風至切感激地看著鄭仲,當著王彥之麵不便表露肺腑之言,待罪之身且有籠絡人心的念想,這份情義已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畢雅涵站於二人身邊,卻是再想,還是這個鄭仲重情重義,關鍵時刻才真正體現待人的真情實意,也大為感動。

王彥冷哼一聲,怒氣大甚地斥道:“你二人在此爭來推去,還當這裏是公堂不成?我王彥處事賞罰分明,剛正不阿,有過之人自是嚴懲不貸,便是有靠山後台又能怎樣?當年嶽飛不是自負倨傲,貪功急利,小勝金人不遵我號令,害得盡得失陷的州城又重落金賊之手,我還不是照樣要將他革職重罰。”李吟風、鄭仲二人對此事也略有耳聞,麵對王彥的威儀便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視同仁,絕不姑息縱容,無不臉色沉凝,啞口無言,不敢觸怒虎威。

畢雅涵站於下首據理反駁道:“但我也聽說當時宗澤老元帥愛惜良才,一聽到將軍要將嶽飛繩之以法,不惜委身下氣地苦求將軍,否則大宋豈不是又少了一位盡忠報國的英雄好漢?”李吟風大為震驚,畢雅涵真是膽大包天,王彥正置氣頭上,這不是當眾揭人之短麼?換作是誰都會惱羞成怒,原本大事化小,現在看來會變本加厲,從重論處。

畢雅涵不提此節倒罷,一提此事,王彥氣色更甚,但麵對著討人歡喜的一位小姑娘,他怎能對一位外人發火,強忍怒色,衝著畢雅涵笑道:“你可知道嶽飛我最後是如何處置的麼?為了重蹈覆轍,我王彥寧願背負錯殺忠良的罪名,也不容我軍中再有違逆犯上,大逆不道之人存在,否則何以令數萬兵卒信服?”

李吟風盡將所有罪責都攬下,免得身邊這位不明就裏的少女再胡鬧下去,向王彥道:“涵兒姑娘性直衝動,並非無意冒犯將軍,還望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有什麼怒氣都由李吟風一人承擔。”

畢雅涵錯愕地看著身邊的李吟風,自己有心為他辯駁,誰知這塊頑石真是不通人情,叫自己氣惱不已,若是換作別人,自己才不會多說一句話,這倒好,有心給他一個台階下,心儀之人不領情,無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有苦難言。

王彥才不顧他們如何在自己麵前打情罵俏,鬧小情人脾氣,熟視無睹地說道:“嶽飛仗著自己有幾分本事便可以將功過抵消了?那因貽誤戰事無辜犧牲的百姓性命又該如何處置,我王彥即為他的上峰,在此太行山依險頑抗,便要對得起黎民百姓,卸了他的佩劍,當著眾將士與百姓的麵斬首示眾,軍中將士無不念及嶽飛對兄弟之間的情深似海,都代他向我求情,就連周臨逃難的百姓也爭相為之鳴冤叫屈,我王彥對犯紀違法之人視若金人一般仇視,一軍主帥如不能賞罰分明,一視同仁,怎能堅壁清野?當時貴為天下兵馬副元帥的宗澤老將軍也驚動了,老淚縱橫地不顧顏麵向我苦苦哀求能饒過嶽飛,大宋正處萬分為難,朝廷正置用人之際,叫我三思,我王彥說話便如潑出去的水,豈能收回,宗澤老將軍見我一副鐵石心腸,萬般不依,跪在嶽飛麵前聲稱要代他受過伏法,我不是念在他是三朝元老的顏麵,在朝中算得上一位盡忠報國、天下無不敬畏的功臣,而是看中嶽飛確實是一位國之棟梁,這才免除了他的死罪,重打一百軍棍,趕出了我的軍帳。”王彥對一位明日將星尚且做到如此,何況眼前的李吟風?此話並不是恫嚇誰,亦非彰顯王彥個人的威風,而是軍令如山,國之將亡,不可亂了法紀輕了社稷,禍害百姓。王彥又續道:“並非我王彥心如鐵石,毫無人情,記得當日你為了緩解我與焦文通將軍之間的誤會,免除一場刀戎之災,要不是你,雙方必然大動幹戈,死傷無數,眼下天下局勢動蕩,金人橫行肆虐,實不該向同胞手足動用刀刃,還成就了‘八字軍’今日的聲勢浩巨,金人強橫至極,朝廷坐以待斃,迫使我等成為孤軍,堅守西山,依險頑抗,我念你恩情,當初也是你自願加入進來,無人所迫,我也念在你乃是韓世忠的義子,苦心栽培你,教你兵法勝計,行軍布陣,克敵製勝的本事,待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