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心意傾慕為哪般?兩心合一不離分(六)(1 / 2)

焦文通一見李吟風與鄭仲跪倒在地,王彥臉色沉凝鐵青,威風八麵,再看看李吟風身邊站著一位嬌滴滴,怯懦懦的淚人兒,模樣令人見之猶憐,不顧這群人為何場麵感人淒婉,奇色向鄭仲問道:“鄭校尉,將軍為何發火?吟風小弟與你為何跪著,這位小姑娘又是何人?”接連三個問題,鄭仲也不知該如何應答。一臉羞愧,俯首怨艾,緘口不語。焦文通又看著王彥,不予出聲,也唯有向他請教。

王彥也不顧來者是誰,百般無奈之下,將心一橫,說道:“眼下局勢動蕩是不錯,宋金已然勢成仇敵水火,國家也正置用人之際,這些均是沒錯,李吟風,你義父韓世忠與我本是同為大宋社稷竭盡心力,忠心為國的同朝武將,自我太祖杯酒釋兵權之後,遺訓後世子孫偃武修文,徽宗繼位之後,大興土木,驕奢淫逸,豪奢極侈,身旁奸宦讒臣得勢,因花石綱引發各地暴動,反抗朝廷,內憂尚未平息,邊境各國無不虎狼伴側,耽耽窺視,海上之盟與女真和議,準備聯金功遼,收回燕雲十六州等地,大宋朝廷屢次戲弄盟友,金人欲借此巧立名目吞遼攻宋,導致今日靖康之難,大宋兩宮蒙受千古屈辱,每位漢夏百姓無不引以為恥,而大宋唯餘半壁江山,尚且岌岌可危,內憂外患無不逐漸向危難蔓延,都說: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如今天下危難,單憑幾位拯救蒼生黎民的將士難以力挽狂瀾,需得萬眾一心,眾誌成城,這天下方能早日將強虜蠻夷趕出中土,大宋江山才可安穩太平。”

李吟風淚灑雙行,如聆教誨地道:“李吟風明白,將軍不必誨人不倦,我甘願伏法認誅,以示效尤。”焦文通湊近前去,一探究竟,沒想李吟風哭得令人心軟,驚疑地問道:“吟風兄弟,你你麵頰上的刺字哪裏去了?這”震動不已,向王彥抱拳道:“將軍,吟風兄弟大難不死,你總在我麵前提及他的名字,無不心感記懷,總是抱憾我等這群粗鄙的武夫為了殺敵建功竟可以無情到犧牲一位心智未熟,懵懂天性的少年,如今他回來了,你卻要狠心處決他?這”

王彥也是不忍,說道:“他違背我‘八字軍’的軍紀,眾位兄弟的誓言,更有愧於眾望所托,想他是看重他是一位忠孝禮悌的可塑之才,小小年紀舍身忘死為了天下蒼生,勇於擔當,可惜他辜負了受難百姓與眾位將士的重望,背信棄義,違法亂紀,在磁州遭遇金人之時,大可向鄭仲這位武義尉獻計,阻擾他將錯就錯下去,此事雖已過兩月,但枉死一百二十五位兄弟性命,他們豈能白白犧牲?事先再三警告,不可意氣用事,貪功急利,一遇關鍵時刻,狂妄自大過負,非但累了自己,還害了身邊兄弟,如不加繩檢杜絕、亡羊補牢,後果真不堪想象,焦將軍認為我這樣做也有錯嗎?”

焦文通遲疑半響,又看了看李吟風,他一臉冷靜,滿懷悲切,定是在懊悔自己的過錯,沒有製止一場悲劇發生,甘願受懲處,鄭仲更是羞愧難當,其中定是他以權淩人,罪責更是罪不可恕,倒也竭誠地認過伏罪,倒是那位傷心欲絕的小姑娘,她眼裏,心裏盡是李吟風,隱隱看出全然是為了李吟風著想,沒想是無情的軍法與殘酷的戰火遠遠地將她甚至是女人遺棄、隔絕在外,問道:“將軍定要處置李吟風?難道忍心見眼前這位美貌的小姑娘傷心絕望?將軍可否容我先問問她幾句話?”

王彥微微點頭,並未出聲,但想她為李吟風不惜做到不顧一切,舍棄家世、前程、背景、地位、榮耀托付一生給他,自己再無情,也不忍殘酷冷血到不容她們最後作別。

焦文通問道:“姑娘是不是感到很傷心,很委屈,甚至很絕望,一心為心儀之人著想,卻當著眾人之麵絲毫不給你留情麵,這小子簡直就是石頭一塊,你又何苦明珠暗投呢?”

畢雅涵受到了安慰,沒有感到半絲緩和,反而哭得更無助,更淒婉了,說道:“是啊,難道這就是男子漢氣概麼?如要犧牲他的性命安危來換取,我寧願不要。”眾人還以為她真是什麼都不懂,剛才也並非性子使然,當麵頂撞王彥,不過想來也是,王彥是李吟風的主帥上峰,而非她什麼人,天下抬不過一個理字,難不成說了幾句過激之言,就要遷怒於李吟風,害得沐浴愛河中的兩個人心生芥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