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收複山河空歎惋,丹心碧血永長傳(四)(2 / 2)

當他將那雙殘缺之手展示在眾多人麵前時,整個大殿之內一下沉寂無言,為之震動,他雙手十指在與金人艱苦卓絕的廝殺中隻餘四指,左一右三,無人不為之感到慚愧,看上去格外慘淒,不由憐憫,韓世忠遠不及嶽飛有雄韜偉略,甚至連與敵對陣之中,也是單憑著一片忠誠,奮不顧身地為大宋效力賣命,所以才深得趙構的感動,屢次秦檜等欲以加害於他,一是嶽飛以命擔保,二來,趙構拒絕,念在韓世忠多次解救自己於危難關頭,他的皇位才得以保留,才能安然無恙地坐在現在的位置上巋然不動,看著韓世忠居然不惜為了嶽飛,將他本人的缺憾與顏麵盡數放下,那雙手所剩的餘指也近似殘廢,根本就不能伸展自如,每每見之,無不錐心而痛,但即為金人的屬國,達成和議,怎能輕易放過嶽飛,何況金人非致嶽飛於死地不可罷休,作為一國之君,他已無退路。

秦檜冷酷無情,繼續向眾臣列舉嶽飛所犯諸多罪行,其實都是無關痛癢,妄加之罪而已,根本不足具備說服力,最後以一個“莫須有”定罪,韓世忠悲憤地歎惋:“莫須有三字何以令天下信服?”此事高宗也未加定奪,看來此事已是不可挽回。

韓世忠求情告敗,已是無能為力,既不能對抗朝廷,又不能不顧一世英名,奮不顧身地搭救嶽飛脫離困厄,唯有心灰意冷地哀聲怨歎,整日閉門謝客,從此不再言兵。

李吟風沒想嶽飛之事迫在眉睫,就連義父韓世忠也束手無策,唯有自己一意孤行,哪怕拚盡性命也要搭救他不受刀斧斫殺之苦,於臘月二十七日深夜,悄身潛入防守嚴密的大理寺。

以李吟風的身手,對付守備森嚴的大理寺,如同登堂入室,輕而易舉,順順當當地到了大獄之外,沿途也深厚的內功,巧妙的手法擊暈了數名獄卒,倒也沒有取他們性命,雖說這些都是萬俟卨安排的人手,但也是身不由己的小人物,救人要緊,不便節外生枝,引來麻煩。

本以為一切都如想象中那麼輕易,即刻就能將嶽飛從死囚中救下來,門口兀地閃出一名獄卒,他一臉冷酷肅然,挺身站直於門口中央,手中提著一柄單刀,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看樣子免不了一場廝殺,李吟風前來未敢帶兵刃,興許是怕牽連了義父韓世忠,他已經盡心盡力,最後舍棄顏麵相求皇帝,亦不能相救嶽飛,但他也算是仁至義盡;另一方麵,攜帶兵刃劫獄,事跡容易暴露,更是死罪,不是李吟風自己小覷大理寺的防備,以他本人的狂傲,以及心地淳善正直,對付幾名小小的獄卒,何必非要殺人不可?

驚猶未定之時看來免不了要打鬥一場,想來也對,嶽飛此刻對於整個大宋,天下百姓誰人都關切,若是輕易任由“同黨”輕易救走,朝廷的威嚴何在?罡勁在體內運轉,雙拳緊握,猶如炒豆爆竹般的脆響,準備大鬥一場,就差咫尺之遙,就能遂願,豈能輕言放棄!

已做好最壞打算,一經打鬥,必然驚動整個大理寺,驚動朝廷前來救援守護,將自己視為匪寇就地正法,什麼最壞、最糟糕、最慘淒的下場都在腦海中運轉一遍,但李吟風自己絕不感到有一絲愧悔,能與嶽飛這樣天下敬仰、義薄雲天的英雄共赴難,也算是應驗了當年結義時的誓言,夫複何求!

“閣下可是來解救嶽元帥的?”這獄卒不是明知故問嗎?李吟風不過也沒什麼不敢承認,抱著必死之心前來,非遂願就是將性命留在這裏,能死在嶽飛前麵,一生無憾。

“不錯,我不但是為個人兄弟之情,更是為黎民蒼生前來救我們的大英雄,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並非我不識時務,存心與天下為敵,而是事在人為,我隗葳也最是敬仰為國為民的英雄,所以……”

“隗葳?好名字,我李吟風記住了,識時務為俊傑,望英雄切勿與奸邪之輩同流合汙,加害忠良。”李吟風義正言辭地勸道。

“我不過小小的獄卒,若是放你進去,將朝廷重犯帶走,個人小命不保倒是小事,牽連整個大理寺的數千上萬條無辜性命,罪孽深重,難道英雄忍心,因你一人之快,而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嗎?”

“你說怎辦?”李吟風心急如火,卻又想不出兩全其美的辦法,反而怒火難泄地大聲反問。

“越是衝動就越容亂套,朝廷已下令於除夕夜不留元帥性命,所以任何人休想進到牢獄之內,將其救走,不但受到朝廷追究,更會令天下更加動蕩,念在天下蒼生份上,英雄隻可進去見元帥最後一麵,剩下的事全由隗葳一人承擔。”

李吟風別無它法,總不能單憑一己之快,害了眼前這位有情有義之人的性命,看來唯有折中答應。

一進到大理寺牢獄之中,沒想到的是嶽飛正與楊沂中在敘談往事,感歎殺敵之時的酣暢痛快,英雄豪氣盡展襟懷,李吟風悄聲潛入牢獄之內,居然義父那邊也未能勸天子放過嶽飛一命,自己唯有以自己的方式來解救自己這位忠心不二、義薄雲天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