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BM的全新再轉型(1 / 2)

IBM的全新再轉型

封麵文章

作者:周憶

20年來,IBM的轉型從未停止過,具體的舉措不勝枚舉,但主線卻非常清晰。一是始終站在科技的前沿,引領這個行業的前進方向;二是堅定的向高價值業務轉型;三是不斷重塑公司自身,使IBM在公司運營和全球化等各個方麵始終處於前沿領導者的位置。因為我們把轉型這件事情想得明白,做得到位,所以我們也幫助很多客戶實施了成功的轉型,成為企業轉型領域全球公認的領導者。

但伴隨市場變化,IBM仍然會遇到挑戰。今天,我們的轉型又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來自第三平台的挑戰

實際上,IBM遇到的挑戰是多方麵的,有全球整體經濟的影響,有各地區宏觀經濟的影響,也有其他市場因素的影響。但是在這其中,一個特別重要的挑戰,是第三平台崛起的挑戰。

迄今為止,在IT發展的曆史上,以IT基礎架構作為代際劃分標準,一共出現了三代平台。第一平台是大型中心主機模式,其代表企業有IBM、王安電腦、DEC等。第二平台是服務器+客戶端PC模式,在這一平台崛起過程中,有微軟、英特爾、甲骨文等企業的出現並且發展壯大。而第一平台上的代表企業,大部分沒有能夠順利地走到第二平台上,很多甚至退出曆史舞台。唯有IBM,通過1990年代的成功轉型,不但成功實現了從第一平台向第二平台的轉移,而且取得了領導地位。

互聯網最初崛起的時候,是由第二平台廠商主導和推動的。但是當互聯網走到今天,數十億用戶、數萬億智能設備、物聯網與雲化的數據中心無縫整合在一起,產生以指數速度飛速膨脹的大數據,這種新的IT架構和應用格局,就形成了第三平台。

互聯網時代誕生和發展起來的企業天生具有第三平台基因,因此現在也正是風光無限的時候。而第二平台上的企業,則需要經曆一番重大的轉型,變革包括業務模式、技術、產品、組織架構和企業文化在內的方方麵麵,才能順利跨越到第三平台上。在這個過程中,誰掉隊,誰就可能被曆史淘汰。

對於一個IT企業來說,處在這個行業裏,“是非成敗轉頭空”。IBM經曆過,深知其中的利害,要想“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就必須練就一副轉型的鋼筋鐵骨。IBM有這個認識,也有這個轉型的能力、自信和領導力。因此,IBM已經作出了毫無疑問的堅定選擇,那就是再一次實施堅決的轉型,登上新的平台,領導新的平台。

IBM的轉型綱領

轉型要有綱領。IBM對於這次轉型,提出了明確的指導綱領,也就是我們的三大戰略信念。

第一個戰略信念,計算正在進入新紀元。

互聯網時代最主要的矛盾便是巨量的、模糊的、不精確的、上下文相關的數據與人有限的信息理解和接受能力之間的矛盾。本質上,這是因為機器與人腦根本不同,從而導致兩者之間的連接障礙。第三平台崛起,本質上是互聯網的不斷生長。互聯網不斷生長,而人腦的進化速度相比之下幾乎是原地不動,因此連接障礙會越來越大,矛盾不會緩解,隻會越來越突出。其結果就是,數據越多,複雜性就越大,人們也就越無所適從。

怎麼解決?改造人腦去對接機器,顯然不現實。隻有改造機器去“連接人腦”。這樣的機器必須能夠理解、學習、適應和交互。換句話說,必須具備“認知運算”的能力。

IBM認為,從“可編程計算”到“認知計算”,是我們這個時代IT科技變革的本質,也是數十年一遇的變革,它將把整個人類社會的方方麵麵帶入新的紀元。因此,IBM在技術和產品方麵的戰略轉型,就是要努力促成認知計算革命,在這個領域獲得無可爭議的領導地位。為此,IBM作出一係列的戰略決策。

首先,IBM以更大的力度進行基礎創新。我們的 Watson係統不但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認知運算的魅力,而且正在投入醫療、金融等商用領域。同時,IBM在蛋白質芯片、石墨烯芯片、SyNAPSE(神經元計算)、人工智能和高密度存儲等基礎領域積極投入,不斷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