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消息是在龍都被圍,九龍峽被切斷之後才傳出的,但是這件事卻發生在白都出兵龍都之前。
許多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無不驚愕萬分,他們不明白冀州王朝的攝政王沐易為何要罷免錦無衣的職位,先不說錦無衣之前為冀州王朝鞠躬盡瘁,付出了多少,其中一些知道沐易即任攝政王一位內幕的人更是想不明白沐易這樣做原因何在,因為沐易能夠坐上冀州王朝攝政王一位,其中錦無衣卻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等到沐易即位之後,他就鳥盡弓藏,卸磨殺驢,直接將錦無衣這位功臣給罷免了,這樣的做法傳出去未免太過讓人寒心了。
難道沐易此前是在利用錦無衣登上冀州王朝攝政王寶座?等到他達到自己的目的,成功將冀州王朝的一切大權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之後,錦無衣對他來說就沒有一點用處了,而這個時候他也有了決定錦無衣仕途的能力,然後就直接將錦無衣罷免了?
於是乎先前對沐易抱有一絲期盼的百姓又開始懷疑起沐易是不是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他連這樣的事都能做出,還有什麼事是做不出的?
可是之後當錦無衣被免的真相傳出之後,人們卻又釋然了,他們覺得沐易這樣做非常正確,因為他不得不這樣做,要不然冀州的形勢就不會發生如此的轉變了,如果從這個角度再看這件事沐易的做法似乎就合情合理了。
攝政王沐易蒞臨白都命令時任白都帥的錦無衣發兵攻擊龍都,可錦無衣堅決不出兵,想要繼續堅守白都,在多次商談無果之後,攝政王沐易不得不動用自己的大權直接廢掉了錦無衣白都都帥一職,然後讓前白都帥孫道臨重掌白都,然後出兵龍都。
事情就是這樣,錦無衣不聽攝政王的命令,攝政王萬般無奈隻得廢去了他職位,雖然沐易這一做法可能太過了些,也有些不近人情,但為了冀州王朝的未來,他也不得不這樣做。
因為最後的事實證明,如果沐易不這樣做,龍都就不會被包圍,九龍峽也不會被切斷,然後陽州王朝的大軍就可以源源不絕不受阻攔地進入冀州大地上與冀州軍隊征戰,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冀州王朝陷入無休無止的戰爭之中,不知何時才到頭,最後或許都可能因此而滅朝。
所以,事情既然理清了,就不必再糾纏下去了,再之後發生的事也一次次地印證了攝政王沐易這一行動的英明之處,印證了攝政王沐易的高瞻遠矚。
龍都被白都的大軍圍困,九龍峽被切斷,時間僅僅過去兩日,然後第三日龍都之中就傳出了另外一個消息,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八方震動,整個鈞天都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
陽州王南征候橫死於龍都都帥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