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技術麵選股方法(2)(2 / 3)

一、收市價的突破是真正的突破

技術分析家經研究發現,收市價突破趨向線是有效的突破,因而是入市的信號。以下降趨向線即反壓線為例,如果市價曾經衝破反壓線,但收市價仍然低於反壓線,這證明,市場的確曾經想試高,但是買盤不繼,沽盤湧至,致使股價終於在收市時回落。這樣的突破,專家認為並非有效的突破,就是說反壓線仍然有效,市場的淡勢依然未改。

同理,上升趨向線的突破,應看收市價是否跌破趨向線。在圖表記錄中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趨向線突破之後,股價又回到原來的位置上,這種情況就不是有效的突破,相反往往是市場上的陷阱。

二、判斷突破的原則

為了避免入市的錯誤,技術分析專家總結了幾條判斷真假突破的原則:

A.發現突破後,多觀察一天如果突破後連續兩天股價繼續向突破後的方向發展,這樣的突破就是有效的突破,是穩妥的入市時機。當然兩天後才入市,股價已經有較大的變化:該買的股價高了;該拋的股價低了,但是,即便那樣,由於方向明確,大勢已定,投資者仍會大有作為,比之貿然入市要好得多。

B.注意突破後兩天的高低價

若某天的收市價突破下降趨向線(阻力線)向上發展,第二天,若交易價能跨越他的最高價,說明突破阻力線後有大量的買盤跟進。相反,股價在突破上升趨向線向下運動時,如果第二天的交易是在它的最低價下麵進行,那麼說明突破線後,沽盤壓力很大,值得跟進沽售。

C.參考成交量

通常成交量是可以衡量市場氣氛的。例如,在市價大幅度上升的同時,成交量也大幅度增加,這說明市場對股價的移動方向有信心。相反,雖然市價標升,但交易量不增反減,說明跟進的人不多,市場對移動的方向有懷疑。趨向線的突破也是同理,當股價突破線或阻力線後,成交量如果隨之上升或保持平時的水平,這說明破線之後跟進的人多,市場對股價運動方向有信心,投資者可以跟進,博取巨利。然而,如果破線之後,成交量不升反降,那就應當小心,防止突破之後又回複原位。事實上,有些突破的假信號可能是由於一些大戶入市、大盤迫價所致,例如大投資公司入市,中央銀行幹預等。但是市場投資者並沒有很多人跟隨,假的突破不能改主整個局勢,如果相信這樣的突破,可能會上當。

D.側向運動

在研究趨向線突破時,需要說明一種情況:一種趨勢的打破,未必是一個相反方同的新趨勢的立即開始,有時候由於上升或下降得太急,市場需要稍作調整,做上落側向運動。如果上落的幅度很窄,就形成所謂牛皮狀態。側向運動會持續一些時間,有時幾天,有時幾周才結束。技術分析家稱此為消化階段或鞏固階段。側向運動會形成一些複雜的圖形。側向運動結束後的方向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三、認識側向運動的本質對把握股價運動的方向極為重要

有時候,人們對於股價來回窄幅運動,其意大有迷失方向的感覺。其實,側向運動既然是消化階段,就意味著上升過程有較大阻力;下跌過程被買盤,買家和賣家互不相讓,你買上去,我拋下來。在一個突破阻力線上升的行程中,側向運動是一個打底的過程,其側向度越大,甩掉牛皮狀態上升的力量也越大,而且,上升中的牛皮狀態是一個密集區。同理,在上升行程結束後,市價向下滑落,也會出現側向運動。側向運動所形成的密集區,往往是今後股價反彈上升的阻力區,就是說沒有足夠的力量,市場難以突破密集區,改變下跌的方向。

(第七節)股市研判之三金叉見底

技術指標作為一種參考工具,在不同人的眼裏會有不同的研判結果,投資者不應該單以一項指標的訊號而對行情作出絕對的判斷,因為指標所起的隻是一種輔助的作用而不是絕對的作用。如果采用多種指標可以增加訊號的客觀性與準確性,也可以增加相對的可信度。事實上,各項指標之間往往會產生矛盾,如果多種指標同時皆發出買賣信號的話,將極大地提高研判準確性的概率,而三線合一--三金叉見底就是其中最實用的一例。

一、三金叉見底的概念

所謂三金叉見底,簡而言之就是均線、均量線與MACD的黃金交叉點同時出現,股價在長期下跌後開始企穩築底,而後股價緩慢上升,這時往往會出現5日與10日均線、5日與10日均量線以及MACD的黃金交叉點,這往往是股價見底回升的重要信號。

二、三金叉見底的市場意義

股價在長期下跌後人氣渙散,當跌無可跌時開始進入底部震蕩,隨著主力的逐漸建倉,股價終於開始回升。剛開始的股價上漲可能是極其緩慢的,也有可能會潛龍出水、厚積薄發,但不管怎樣最終都會造成股價底部的抬高與上攻行情的雄起。當成交量繼續放大推動股價上行時,5日、10日均線、5日、10日均量線以及MACD自然而然地發生黃金交叉,這是強烈的底部信號。隨著股價的推高,底部買入的投資者開始有盈利,而這種強烈的賺錢示範效應將會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介入,從而全麵爆發一輪氣勢磅礴的多頭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