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技術麵選股方法(3)(2 / 3)

3.當時認為的雙重底也有演化成下降三角形或下跌過程中箱形整理或者假突破的可能,其後再創新低繼續下跌。因此,仍應有止損的準備。在第二次下跌至前次低點附近買入的股票,當股價有效跌穿第一個低點時應止損;股價向上突破頸線位和回抽頸線時買入的股票,在股價跌至頸線位之下時而又無上漲跡象時應暫時出局觀望。

4.有時股民在反彈結束下跌至第一個低點買入時以為是雙底,但股價僅上升至前一次反彈的高度附近就告回落且又在前兩次的低點附近止跌回升,這次上漲至前次反彈的高度時才放量突破展開上升行情,這就是常說的三重底,它是由雙重底演變而來,隻是其完成的時間更長,突破後的上漲更有力、幅度更大。因此,三重底的第三個低點附近和放量突破頸線時是最佳買入時機。

三、頭肩底完成是難得的最佳買入時機

頭肩底是非常重要和可靠的中長期底部反轉形態,一旦出現就意味著將有中長期的上升行情。因為,頭肩底形態往往是主力為吸籌建倉刻意所為,且完成時間達數月之久,沒有足夠大的獲利空間主力是不會輕易出局的。

頭肩底的形成是在股價經過較長時間的下跌後小幅反彈形成左肩,然後快速單邊下跌並跌破左肩的低點,隨後又單邊上揚至左肩反彈的位置構成頭部,其後再次回落至左肩低點水平止跌回升形成右肩,最後股價放量上漲突破左右低點水平止跌回升形成右肩,最後股價放量上漲突破左右肩高點連成的頸線位而宣告頭肩底形態的完成。

分析與操作要領:

1.頭肩底的買入時機有三次,即第一次買入時機是在股價已經較長時間和較大幅度下跌之後出現放量(至少量未縮小)持續大幅下跌時,此時我們雖然還不知道它會形成頭肩底,但急跌或持續大幅下跌之後一定會有反彈,本身就是買入時機;第二次買入時機是在形成右肩成交量明顯縮小時,因為此時頭肩底的雛形已經出現了;第三次買入時機是股價放量突破頸線位和回抽時。

2.頭肩底的特征是頭部的下跌階段不見成交量的縮小,有時反而放量急跌,頭部的上升階段成交量放大明顯,右肩形成時成交量比頭部上升過程中的量又顯著萎縮,股價突破頸線位時放量非常明顯,如出現回抽量又快速縮小。

3.頭肩底向上突破頸線位時常常同時向上突破一條重要的壓力線或同進向上突破30日移動平均線,從而使頭肩底形態更為可信。

4.頭肩底向上突破性後最小升幅至少是頭部頂點至頸線位的垂直距離,而大多數頭肩底形態的實際升幅都遠遠超過理論升幅。

5.頭肩底雖然是非常可靠的底部反轉形態,但偶爾也有失敗的頭肩底出現。因此,止損位的設立仍是必要的。第一次急跌後買入止損位可設在虧損10%時,在右肩買入的可設在股價有效跌穿左肩的低點而無回升跡象時,在突破頸線位後和回抽時買入的當股價又下跌到頸線之下走勢疲軟時。

6.頭肩底形態實際上是三重底形態演變而來的,隻是其第二個低點即頭部比第一個和第三個低點更低而已。如果頭肩底形態出現一個以上的左肩或右肩則屬於複合頭肩底,當其突破時也是可靠的中底線買入時機。

四、圓形底末期是最佳買入時機

圓形底是股價在構築底部階段時,股價和成交量均呈現圓形變化的底部反轉形態。圓形底的形成是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下跌之後,空方力量減弱,股價下跌速度明顯減緩,成交量遞減,使股價難以深跌。隨後逢低買盤逐步增加,成交量也溫和放大,股價緩慢爬升,最後股價向上突破衝刺出現急升,成交量也快速放大。

分析與操作要領:

1.圓形底是易於確認和非常堅實與可靠的底部反轉形態,一旦其左半部完成後股價出現小幅爬升,成交量溫和放大形成右半部圓形時便是中線分批買入時機,股價放量向上突破時是非常明確的買入信號,其突破後的上漲往往是快速而有力的。

2.圓形底重要的特征就是股價在大幅下跌之後的構築底部的過程中股價和成交量的變化均呈現圓形狀且完成的時間較長。

3.由於圓形底易於辨認,有時太好的圓形底反而被主力利用來出貨形成騙線,這通常出現在除權後莊家獲利豐厚的情況下,利用漂亮的圓形底吸引投資者。因此,如果公認的圓形底久攻不能突破或突破後很快走弱,特別是股價跌破圓形底的最低價時仍應止損出局觀望。

五、潛伏底向上突破是最佳買入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