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找到莊股(3)(2 / 2)

第二,通道形成後不會輕易被破壞。但通道一旦破壞就需要時間重新組合,這種現象在那些大於45度的通道中尤為明顯。所以,通道一旦被破壞就要第一時間退出,不要再抱有任何的幻想。因為莊家做莊拉升一隻股票,一定要讓投資者對這隻股票抱有信心,所以多數不會輕易打破重要的技術位去挫傷投資者的信心,導致沒有人去接最後一棒,從而使莊家被困其中。雖然有時莊家也會刻意打壓,但那多數在拉升前,是為了吸收更多的籌碼或者洗盤,而在高位出現這種現象的情況比較少。

第三,還要密切注意成交量的變化。在一個完美的上升通道中,成交量的變化應該是放量,相對縮量,最後再放量。在拉升期由於籌碼已集中,成交量不會太大;但在拉升末期,由於莊家要完成最後的出貨,成交量會再放大。所以,在買入股票後,一旦看到成交量忽然放大,股票也有一定的升幅,就要小心了。

第四,應該運用一些技術指標來協助分析。比較有效的是用指標背離的方法來幫助判斷頂部,所謂背離是指股價創新高,而指標卻沒有創新高。這樣的指標有rsi、mtm等。

總的來說,利用通道效應來交易有助於捕捉強勢行情,但其缺點是風險較大,所以比較適合那些對股市比較熟悉的激進型投資者。

四、研判主流資金流向的一些技巧

資金流向的判斷無論對於分析股市大盤走勢還是對於個股操作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資金流向的判斷過程卻比較複雜,不容易掌握。下麵是一些研判資金流向的方法。

通常說的“熱點”其實就是資金集中流向的個股,而“板塊輪動”其實就是資金流向輪動而產生的盤麵效果。如果資金集中流入“熱點”個股後,就預示熱錢進場了,個股就具備了行情發動的條件。

資金流向的熱點可從兩市成交額排名上觀察:每天成交量(成交額)排行榜前20至30名的個股就是資金流向的熱點,所要觀察的重點是這些個股是否具備相似的特征或集中於某些板塊,並且占據成交榜的時間是否夠長(半天、一天、三天等時間長短和對資金吸引的力度的大小成正比)。這裏需要注意的是當大盤成交量比較低迷時,部分大盤股占據成交榜的前列,而這些個股的量比又無明顯放大,則說明此時大盤人氣渙散而不是代表資金流向集中。

在觀察選股時就需要注意資金流向波動性,從漲跌幅榜觀察資金流向的波動性:大資金(通常是所說的機構投資者或主力資金)的進場與閑散小資金進場是有所不同的,大資金更善於發掘有上升空間的投資品種(從圖表上看就是在相對低位進場),而閑散遊資是否集中進場更多取決於當時大盤行情是否好。因此從盤麵上來看,板塊個股具有輪動性,並且大資金總體上進出市場的時間早於小資金進出的平均時間。

如何發現主力已動手了呢?看漲跌幅榜:最初發動行情的個股(漲幅居前,成交量放大)往往最具備示範效應,你如果沒有買到龍頭股就買像龍頭的但還沒大漲的個股(從走勢上和板塊上去看),因為資金具有輪動性,一定要記住。主力隻會做抬轎的事而不會幹解放的活。

此外就是看跌幅榜居前的一些個股是否前兩天有過上漲行情,這兩天成交量是否也比較大。如果是,則說明人氣被聚集起來了,跟風的資金比較堅決,有利於行情的持續發展,當然大幅上漲後放量下挫則不在此列。

上麵說到的都是在行情向上時的判斷,投資者可以自己試試將此判斷方法運用到對下跌行情的判斷上。

在實戰中的運用:首先資金流向對行情拐點的判斷十分重要,相對低點大資金是否進場,行情是否會轉折?相對高點大資金是否出場,行情又是否會轉折?個股的選擇上究竟是選熱點短炒還是打埋伏等大資金來抬轎,這些都與資金流向的判斷分不開。

所以分析股票市場一定要把資金分析擺在第一位,說到底無論何時何地,股票流通市場永遠是資金在博弈、在推動。

五、縮量平台藏玄機

眾所周知,大盤下跌中能逆勢企穩甚至上升的個股,要麼主力仍駐其中,要麼主力趁機吸貨。這兩個基本的判斷得出一個結論:主力在場。故此,關注逆市股可謂是漫漫熊途中尋求避風港的最佳策略。這其實正是股諺“跌市重質”、“該跌不跌就看漲”的精華所在。

大盤下跌中莊股悄然構築出逆市縮量平台是安全性較高的形態之一。其特征主要有:

1.在大跌市仍能縮量企穩平台,中線潛力大,這是該形態中最關鍵的一點。

因為在大盤下跌、壓力區拋壓等多重壓力之下仍能夠企穩,並且縮量,這已經很清楚地說明了兩點:

一是有主力在場,所以不跟隨大盤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