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爆發才智是大師的強項——安迪·格魯夫的絕地反彈法(3)(1 / 2)

在中國,英特爾設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即英特爾中國實驗室,它由4個不同研究中心組成,包括英特爾中國研究中心、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英特爾無線技術發展中心、英特爾互聯網交換架構發展中心。在上海,英特爾投資5億美元建立了世界一流的芯片測試與封裝工廠,並於2003年4月宣布向全球發運世界最先進的微處理器產品-奔騰a4處理器。英特爾的戰略投資事業部(IntelCapital)自1998年以來一直在中國進行積極的策略投資,已向國內近30家技術公司進行了策略風險投資,旨在促進新興技術和產業生態環境的發展,從而更有效地推動中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此外,英特爾還十分積極地支持並啟動了一係列教育創新活動:讚助中國青少年參加國際著名的“科學奧林匹克大賽”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ISEF)、開展針對教師的“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與國內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開展的聯合技術研究以及課程開發,以及針對兒童開展的電腦知識普及活動,如“英特爾電腦小博士工作室”和“英特爾電腦俱樂部”等活動,目的是希望通過長期的教育投資以改善並提高全球數學、科學和工程學的教育水平,為未來的IT產業做好人才的準備。

正如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貝瑞特博士所說:“35年來,我們不懈地追求優秀與完美,這為我們能夠不斷推出創新理念並保持創新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使得英特爾能在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我們的努力讓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還將繼續改變世界的未來,這也正是我們今天值得慶祝的。”

35年前,市場上最流行的高科技產品當數電子計算器。而當時,全球僅有30,000台計算機,大多數體積龐大得有一間房子大小,並需要不斷進行製冷。2002年7月,GartnerDataquest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自1974年第一款采用英特爾?8080芯片的個人電腦Altair問世以來,全球的電腦發運量已超過10億台。雖然計算機行業花費了近25年的時間才達到第一個10億台裏程碑,但隨著亞太區等新興市場的迅猛發展,預計僅需要6年時間,全球個人電腦的銷量即可達到第二個10億台。英特爾公司中國區總裁陳偉錠先生說:“麵對未來,我們感到激動和充滿信心。英特爾將致力於不斷推出創新技術,以支持計算與通訊融合的應用,帶給全球的個人消費者和企業用戶卓越的應用體驗。”

上世紀60年代,一台“快速”計算機需要花費數小時的時間執行一個程序,而現在的英特爾處理器僅需幾秒的時間即可完成。含超線程(HT)技術的英特爾ò奔騰ò4處理器進一步提高了電腦的性能,能夠更高效地完成多項任務,從而使您能夠同時快速完成數字視頻編輯、電子表格製作、發送電子郵件和在線購物等多項工作。即使同時運行多個應用,它也可以顯著提高係統性能和響應能力。

談及技術進步,35年前,10個人都無法將一台計算機從一個房間移動到另一個房間。而現在,基於英特爾?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的輕薄型時尚無線筆記本電腦將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出色的移動體驗,它使用戶能夠在英特爾認證的無線“熱點”區域內隨時隨地工作和訪問信息。今天,在亞太區已經部署了近10,000個經過英特爾認證和測試的無線局域網熱點,相對於全球範圍的15,000個熱點,亞太區將有望領導這一無線領域的新革命。

把手伸到遠處去

“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是格魯夫創造的,也是他最喜歡的一句話。從那以後,“偏執”便成為他的商標。在《遊向彼岸》問世前,“偏執”的格魯夫堅持“在工作與個人生活間保持一種分離狀態”。因為他覺得,工作是公平的遊戲,而個人生活則不是。

打破格魯夫心中堅冰一角的,是1997年受《時代》雜誌之托為當年的年度風雲人物——安迪·格魯夫撰寫人物傳略的喬西·拉莫。而最終融解這塊堅冰的,則是格魯夫5年前出生的長外孫女。她的出生讓格魯夫意識到,“她們這代人恐怕很難了解我們當時是怎樣經曆戰爭、怎樣成長的;也很難意識到,她們生長的環境與我們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格魯夫擔心,當他的孫輩長大成人、能夠理解祖父的經曆時,他已經太老了,不能再給他們講述這些了。於是,他決定將自己青少年時的坎坷經曆袒露在家人與公眾麵前。

嚴格而論,《遊向彼岸》並不是一本完整的自傳:這本書從格魯夫1936年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出生時開始講起,在他1956年逃離匈牙利、到達美國便嘎然而止。在這21年中,格魯夫身為猶太人,經曆了他那代人所能經曆的一切“大問題”——二戰、德國人占領匈牙利、納粹對猶太人的肉體消滅政策、父親在戰爭中失蹤、匈牙利事件、蘇聯出兵匈牙利、逃離匈牙利、移民美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