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寒冬香寺(2 / 2)

山下有一條路,是用石頭堆砌而成的,站在上麵向下望,竟然一眼望不到邊,這等工程,不可謂是不浩大啊,念及此,怎生的讓人不震撼呢?

此時前往山腰處看梅花的人很多,當然,其中最多的是書生士子,畢竟梅花雖好,可能給真正欣賞的卻並不多,能給給梅花聲譽的,隻有那些讀書人。

蘇無名望著那來往的人群,心中突然也生出絲絲激動來,於是不等南宮燕催促,他便先行開口道:“我們下去吧。”

一行人慢步在石道之上,旁邊有一書生在跟同伴聊天,那書生似乎對這石道十分的熟悉,所以說起話來也滔滔不絕,蘇無名他們幾人聽了一路,對這石道倒也多了一分了解,而了解後,他們的心中突然對這石道的事情生出無限感動來。

原來,早在香山寺還未建立的時候,山腳下有一對私奔的男女逃上了山,他們在這山上待了多年,直到山下的人漸漸將他們忘懷,他們才敢時不時的下山;那男子愛極了那女子,為了能夠讓那女子下山時更方便一些,他便將山上其他地方的石頭背來打磨鋪路,如此一做二十年,當他們都已白發蒼蒼,已不想再下山的時候,那條路終於鋪到了山腰,離山腳還有一半的距離,可是他們已經不想下山了,兩人相愛,能夠廝守在一起便已足夠。

因為他們老了,鋪不動了,也沒有那個心思了,所以路並沒有繼續鋪下去,不過在那山腰的空地上,那男子為自己心愛的女子種了十幾株梅樹,想著等寒風淒淒的時候,他們可以相互依偎著看梅花開放,看梅花跌落,就像是在看人生的起起伏伏一樣。

書生的故事講完了,講完之後,他忍不住歎息了一聲:“世間情愛,能如此者有幾人?”

蘇無名聽到書生的感歎之後,扭頭看了他一眼,隻見那書生略瘦,但卻英俊非凡,那聲歎息後,擇連連搖頭,好似有些不能自拔。

看著那書生,蘇無名也忍不住在心裏歎息了一聲,其實對於那對男女的愛情,他又何嚐不生感歎呢?世上的人,對愛往往喜歡激烈,仿佛在一起的時候,要驚天動地肝腸寸斷才算是愛情,可世上又有幾人能知,真正的相愛,是平淡攜手,是不離不棄,是為你安好,我寧願做一輩子看起來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寒風吹來,忽而一股幽香撲鼻,緊接著便是陣陣讚歎之聲入耳,不知不覺間,蘇無名他們已然來到了山腰,而在山腰的那片平齊處,十幾株梅樹皆有合抱大小,枝幹彎曲著向上伸展著,仿佛要接觸天邊的雲霞。

抬眼望去,給人的感覺那就是雲霞,開放的梅花紅白相間,點綴了整個高枝,風吹來,梅花颯颯落下,飄香了整個山腰,三三兩兩的遊人或讚或歎,各個都露出如癡如醉的神情,蘇無名望著眼前景色,竟然也有一些呆癡,呆癡的幾乎都忘記了讚歎。

這十幾株梅樹,簡直把這一片山腰點綴成了一個夢幻的世界,蘇無名的內心在呼喚,呼喚他放任自己,在這梅海之中盡情的呼吸呐喊,可是蘇無名沒有,他是一個十分冷靜的人,他知道一個人在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這裏的梅花雖好,可他卻不能夠放浪形骸。

溫婉兒望著眼前景色,突然說道:“相公,這種景致,無論如何你都要作首詩的吧?”

蘇無名聳聳肩:“娘子想讓相公我作什麼詩?”

“當然是跟這梅花有關的詩了,相公大才,想來難不倒你吧。”

在自己的夫人麵前,蘇無名向來是不謙虛的,笑了笑,道:“好,作一首就作一首。”說完,蘇無名略一沉吟,隨即道: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

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這是宋朝張道洽的嶺梅,而蘇無名之所以選這首詩,是因為他發現這裏的梅花全都是嶺梅,如此吟來,倒也切題,更重要的是,這裏的景象的確如詩中說的那般,到處都是欣賞梅花的遊客。

蘇無名的這番低吟並未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他吟完之後,與溫婉兒、南宮燕她們又到處轉了轉,這一轉便到了夕陽薄暮時分,好像在這美景跟前,時間像是流沙,快而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