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五星派(1 / 3)

換好了衣服,捧著主人家沏上的熱茶,喝了兩口,身子總算暖和一點了。

兩人相互介紹,知道了雙方的姓名。這回春堂的東家,名叫葉秋山,而剛來的那個人,名叫伍子安。葉秋山也是穿越過來的,在這裏和伍子安遇到了,這可真算萬裏他鄉遇故知了,無論葉秋山還是伍子安,心情頓時激動無比。葉秋山又拿了些米胖糕來,遞給伍子安,伍子安正好饑餓,一邊吃一邊對答著問題。然而雖然兩人都是從方塘穿越到這個時代來的,然而因此年代相差實在太遠,溝通起來十分困難。既然沒法聊未來,隻能說當下了。

葉秋山給伍子安介紹了一下當前的形勢,伍子安卻是越聽越迷糊。

原來這個朝代並不在曆史書上,名字喚作吳朝,皇帝皆是姓張。

這吳朝風物,與曆史上的明朝有些相似,事實上也的確是明朝同一時期的朝代。元末時,義軍紛起,各路蟻賊都想謀取大元,當中較有強大的勢力有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陳友諒,明玉珍等等,在曆史上,最後天下被朱元璋所得,因此稱為明朝,而在這條曆史線上,天下卻被泰州張士誠得了去,因此國號為吳,皇帝皆以張姓。

元末之時,有句話是形容張士誠的,所謂“死不怨泰州張,生不謝寶慶楊”,張就是張士誠,楊是指楊完者,楊完者殘暴成性,張士誠卻是寬厚待人,尤其是對待文人甚是寬厚。因此相比曆史上的大明朝,眼下的東吳要更加富饒一些,同時文化人的在國家的地位也要更高一些。

兩個人一聊就是一整個下午,一直到伍子安的肚子咕咕叫喚起來,葉秋山才恍然,笑道:“光顧著聊天,還沒吃飯呢,讓你凍著餓著,可不是我的待客之道。”

伍子安亦笑道:“那就討擾了。”

葉秋山把兩個孩子喚回來,關上了店門的門,領著葉秋山到了後院。

後院挺大,建築風格卻不似這個年代所有,相反卻似在那個世界當中才存在的。幾麵白色牆上用朱砂寫著方方正正的“毛掌門千秋萬代”以及“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等標語。中間沒有亭台樓閣,卻用石碾子給碾平了,弄了個小操場,操場上有領操台,還有竹竿搭的旗杆,旗杆上飄揚的,竟然是一麵五星紅旗。伍子安不由驚呆,表情被葉秋山捕捉在眼裏。葉秋山自嘲說:“這就是個念想。”

伍子安是一名遊方郎中,這個職業不但要求醫術,更要求懂得察顏觀色,懂得人的心理。設身處地想一想,自己一個人在他鄉,在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朝代,不能與人真正交心,內心一定是崩潰的,一日兩日還好,時間久了,必然會被逼瘋。

伍子安連連安慰道:“還好,還好。”

飯菜是葉秋山的妻子所做,一家人都在一個八仙桌上吃飯,菜倒是挺單一,是雞肉,估計是葉秋山吩咐殺了一隻雞,和板栗一起裝在鐵飯盒裏蒸熟的,倒有點黃燜雞米飯的意思,伍子安小時候住過校,知道蒸汽蒸熟的東西,味道要比做出來的更香一些,想想自己已經離小時候那麼久了,如今又遠在別的時空,心中生起一絲懷念與悵然,拿筷子夾了一塊嚐嚐,不由讚不絕口道:“這個是三黃雞?”

葉秋山點頭笑道:“想不到你的嘴倒是挺刁的。”

伍子安不再說話,筷子專挑那雞肉,白枳和防風也急了,拿著筷子和伍子安搶肉吃,葉秋山的妻子連連喝止,卻叫不聽孩子們,妻子埋怨葉秋山慣壞了孩子,葉秋山卻隻是笑。

伍子安終於收回筷子,也覺得和小孩子搶吃的有點不道德,扒了幾口米飯,卻感覺米飯甚是粗糙,有點難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