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恍忽忽的,伍子安便感覺自己墜入了夢境之中。
這夢境依然還是來自於後世,來自於自己熟悉的那個年代,時光回到了一九九四年,伍子安剛上初中。伍子安所在的初中是在鄉下,整個學校一共隻有不到五百人,學校建在紅土小山之上,據說這片紅土小山是曾經姑蔑古國的遺址,學校附近有很多古墓,由於年代久遠的關係,這些古墓都已經沉到地下,隻有深挖,才能將它們翻出來。
那個年頭文物立法還沒有那麼嚴格,於是附近村民的第二職業多是盜墓,甚至於不能說盜,而是明目張膽地挖。
就在伍子安進入初中的那一年,學校附近的村子裏發生了一起縱火案。一個老頭因為痛恨兒子不肯贍養自己,把自己的兒媳和孫子鎖在屋子裏,放了一把火,將連同自己在內的三個人全都燒死。後來在火案現場找出了許多沒被燒毀的古玩,有玉觀音,有黃金獅子鎮紙等等,統統被上交給國家。旁人說起這事,都不說是因為兒子不孝才導致這慘劇,反而說是這家偷墳掘墓遭了報應。這些人說著報應的同時,卻也眼紅著那什麼玉觀音,黃金獅子鎮紙,猜測著它們的價值。
那個時候伍子安對於報應之類的話,是完全不相信的,孩子們總是幻想著自己找到一個什麼寶藏,然後富可敵國之類,正好伍子安是住校生,早上和晚上都有大量的時間,於是他就自學成才,打算也當個摸金校尉。哪怕摸上來所有的東西全都上交國家,但那種榮譽感和自豪感卻是沒有誰能比得了的。
不過雖然學校就建在了古國遺址之上,可是年代實在太久了,古墓哪這麼好找,伍子安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發白日夢罷了。
這一年的春夏之交,有一個引水工程要穿過校園,從校園邊上打出長長隧道來。不久之後,有關工程之中挖到寶貝的傳聞就不斷傳進了伍子安的耳朵裏,有的說挖車一鏟子下去,便挖出十幾缸的銅錢兒,也有說挖機挖到了傳說中會走路的金鍋銀鏟。這些挖到寶貝的消息讓伍子安完全沒了上課的心思,於是一早一晚的,便直奔施工處而去。
然而令伍子安無比失望的是,這麼長的一條隧道,卻並沒有開出什麼寶貝,金元銀元什麼的統統沒有,就連碎瓷片都沒見著。
伍子安不甘心,自己備了一把小鋤頭,在挖機挖出來的土方裏拚命刨,也沒有任何收獲。就在伍子安準備放棄的時候,一個奇跡發生了,這一次,伍子安找到了一塊青磚。
這塊古時建墳墓用的青磚顯得十分古老,然而並看不出什麼年代,伍子安也不是什麼科考人士,當然不懂這磚值不值錢,隻是覺得這磚一定年代久遠,便一廂情願地把它當成了自己的寶貝,興衝衝地抱回寢室去。
用清水衝了許多遍,將上麵的黃泥都洗個幹淨,這塊青磚終於顯現出它的不凡來。這磚上有畫。要說墳頭磚上有些花紋,卻並不是稀奇的事情,但是要說像這塊磚上那麼完整的畫麵,卻是實在少見,這磚上的畫不但完整,而且似乎還上了色。
磚上畫的是一幅奇怪的景象,許多上身赤祼的人,手拿弓箭,與天上一隻類似大鳥的怪物戰鬥,那怪物十分巨大,頭上有兩隻觸角,細看,卻似乎是一隻大飛蛾,飛蛾的六隻腳上各抓著一個人頭。人類一方為首的是一個戴著驅儺麵具的巫師,他手裏拿著的一根似乎是法杖的東西,那法杖射出一道光線,直射向這怪物,光線將怪物圍住,似乎將怪物困在當中。
這幅畫畫得十分詳細,可是說的是什麼年代的事,或者具體到底在說什麼事,伍子安卻分不清楚,於是他抱著這塊磚頭進了學校的圖書館,查起了資料。
學校圖書館裏並沒有多少書,一個鄉下中學,的確也用不到多少圖書,幸好伍子安在一本《龍丘縣誌》裏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當中有一則故事更是吸引了伍子安,故事的主人公姓吳,當時正好是伍子安所在的鄉中學校長,老吳在一九七二年的時候是下放知青,被安排在龍丘的麻雀裏去修理地球,在一次給番薯鋤草的過程當中,老吳意外地撿到了一塊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石矛頭,他立刻向上彙報,最後通過考古隊的發掘,找到了許多陶器,將龍丘的考古曆史往前推到了9000年前,那些陶器碎片至今還留存在文化館裏,縣誌上有照片,上麵的許多圖紋,和伍子安得到的這塊磚畫上十分相似。
在伍子安看來,這塊磚顯然不是9000年前的,因為秦磚漢瓦,9000年前不可能有磚,但是這磚畫上的事情,卻很有可能是9000年前發生的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