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留聲竹(1 / 2)

韓國有句諺語:金剛山是飯後景。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吃完飯之後你才有心情看風景。

伍子安和薑九兒都是這樣,填飽了肚子,又歇了一會兒,思路一下子清晰了,思維也一下子敏捷了起來。

伍子安問薑九兒道:“為什麼剛才你這麼自然地就用了傳聲的那個竹筒呢?”

薑九兒看了伍子安一眼,她理解不了伍子安竟然這般少見多怪,於是奇怪地問道:“這很奇怪嗎?”

伍子安沒有回答,他還沒有大吳朝人應當有的常識。對於他曾經的那個世界來說,無論是留聲還是留影,都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是這個是早自己四百多年的大吳朝,這個時候科技剛剛有個雛形,而且類似傳聲竹筒這種接近於魔法道具的東西,自己更是沒見過。

薑九兒見伍子安沒回答,便自己回答起來:“哦,我明白了,這種竹筒取自一種竹子叫作留聲竹,這留聲竹本來就十分稀少,加上使用過半年之後,它就留不住聲了,因此需要半年一換。普通人家自然消耗不起。我家……算了,我也隻見過幾次。”

“原來如此。”伍子安這才明白過來,這留聲竹也不是大吳朝人普遍都能用得起的,還是有錢人,甚至隻是少量貴族能用得起的東西,“我說我還是頭一回見到這種東西呢,不過普通人家也用不著,麵對麵傳個話,比什麼都強。”

“這倒也是。”薑九兒道,“不過這留聲竹還有一樣妙用,便是能將它附近的聲音全都吸引進去,並加以保存,因此它可以用來記錄自己所思所想,等到閑暇時再聽著留聲竹裏的內容轉成文字,倒也十分方便。據說我朝施相爺寫書的時候,便經常用這種方式,於夜黑之時,構思自己書中的事情,然後將自己所思所想都存在留聲竹裏,等閑暇之時再作整理。”

不就是竊聽器加錄音筆嗎?伍子安倒是不覺得有多先進了,雖然弄不懂它當中的原理,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這留聲竹就是收錄聲音的。至於它的稀有程度,估計就像改革開放初期時的一隻單卡隨聲聽。

等等,竊聽器?

竊聽器這三個字突然如同一道光一般,一下子照亮了伍子安混亂而黑暗的心靈,又如同一把利劍,快刀斬亂麻地將伍子安越理越亂的頭緒給斬開了。

“那這留聲竹在仙客來上是每個房間都有嗎?”伍子安問道。

“這可是稀罕物,怎麼可能每個房間都有?”薑九兒道,“隻有重要機樞,才有這樣的留聲竹。”

“重要機樞?”伍子安問道,“具體是什麼重要機樞。”

“對,據我了解,仙客來上隻有仙能渡上每個房間都安了,還有廚事房,安保房,侍女處,賓客部,以及拍賣行和亂花閣總部各安了一個。”薑九兒道,“這樣的架勢就算是大吳朝當中最奢華的了。”

“原來如此。”伍子安道,“那這裏麵的留聲竹是不是都可以調出來?”

“這個是自然,怎麼,你又有什麼想法?”薑九兒一下子警覺起來,看來自己所說的話又給了伍子安什麼點醒。

“是這樣的……”伍子安剛要解釋,卻被薑九兒打斷了。

“你先別說,讓我自己猜猜看,你是……你是想把留聲竹筒裏的聲音挨個聽遍了,尋找有用的線索。”薑九兒道。

“姑娘你真是聰明。”伍子安由衷地讚歎道,他作為一個現代人,自然知道調用視頻,音頻資料這樣的手段來破案,但是薑九兒卻從來沒接觸過這些技術手段,但卻能一下子想到這個點,的確足夠聰明。

薑九兒的臉卻一紅,她覺得伍子安這是奉承自己,自己身為捕快,卻處處讓一個外行人占了先機,這次也是,若不是伍子安把話說得這麼明白,她哪想得到這個點。

不過既然想到了這個點,兩人便直接去找舞姑娘,讓舞姑娘下令把仙客來上所有的留聲竹都收集起來。

結果這一收集,卻收舞姑娘也大吃了一驚,原本仙客來當中通過尾生柱傳來傳去的留聲竹,一共有二十枚,可是這一收集,卻發現在尾生柱裏的留聲竹多出來兩枚,這兩枚留聲竹不知道是何人所放,也不知道是為何放進去的。

舞姑娘把這個線索提供給伍子安,伍子安初來乍到,自然更猜不到這有何用意,不過他覺得,隻要把留聲竹裏的聲音資料全都聽個遍,就不難查出一些蛛絲馬跡。

舞姑娘將留聲竹作了一番處理,留聲竹筒分成兩節,一節開口,是作傳聲之用的,這種傳聲的功能若有新傳聲指令,便能將舊指令給消除掉,另一節是閉口的,這是作留聲之用,開啟這層功能需要用一枚特別的鑰匙去激活它,而這件東西,被保存在五位仙子的手上,此時由於被舞姑娘取出來,將二十枚留聲竹筒一一解開,剩下的兩枚,卻無法用鑰匙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