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你不是畫仙子(1 / 2)

夜明珠的光照在畫卷上,柔和無比。

伍子安走近畫卷,便見那畫卷上的山水,畫得那麼寫意,山隱隱,水迢迢,行卷之間有一份閑適在當中,讓人不由聯想到唐時畫山水的名字王宰畫的畫來。畫有題名,題的是:九峰山水圖。

九峰山是龍丘的祖地,據說最早的龍丘名人龍丘萇,便在這裏隱居,龍丘萇當年是和嚴子陵,鍾離意齊名的人物,號稱三隱士。九峰山既然名叫九峰山,便有九座峰,而當中最高的一座,便是蓮花峰,南朝時亦有一位叫徐伯珍的隱士因為仰慕龍丘萇而在這裏隱居,以箬葉作紙,練出一手好字,亦因為學問與道德被人稱頌,到了初唐裏,又有徐安貞,因為仰慕徐安貞與龍丘萇,也選擇搬到這裏來隱居讀書,最後成了中書侍郎,吏部尚書。除此之外,龍峰山還有不少仙緣,比如葛洪便在這裏煉過丹,達摩在這裏建過九峰寺等等。

伍子安亦是龍丘人,在心中視九峰山為心中聖地,鄉愁源頭。曾經也收集過一些九峰山的山水圖,比如他收集過明人徐渭仿黃公望作的《九峰雪霽圖》,也收藏過僧貫休在九峰禪寺當住持時留下的詩稿手跡等等。他見過不少畫卷上的九峰山,現在見到這一幅九峰山,卻不覺眼前一亮。

“好畫。”伍子安不由讚道。

“過獎。”畫仙子似乎總是平宜近人,沒有半點架子。

“這畫似乎畫得有些日子了吧?”伍子安問道。

“是的,隻不過最近拿出來觀賞,覺得還是題點詩比較好。”

這時畫仙子已經將詩題完了,收了筆,把筆往擱筆上一放,等著墨汁幹。她看向這詩時似乎頗為滿意。

伍子安看一眼這詩,詩寫得十分豪氣,用典恰當,意境悠遠:龍丘風土類中原,雨勢山開百裏川,白鷺水田摩詰畫,桃花溪洞武陵船。

這裏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王維曾經想畫九峰山水,然而卻因為一直無法把握到九峰山的美,而最終沒畫成,另一個是晉陶淵明曾經從西湖一路選隱居地,有一個說法是最終隱居於九峰山,因此桃花源也在九峰山下。

伍子安細讀了一遍,又讚了一句:“好詩,豪氣。”

畫仙子淡淡道:“這不是我寫的。”

伍子安哦了一聲,其實詩是不是畫仙子寫的並不重要,畢竟這詩實在達符合這幅九峰山水圖了,似乎這詩就是為了這畫而作,或者這畫就是為了這詩而生。

但是畫仙子卻又跟著說了一句:“這首詩是北宋王暉寫的,詩是好詩,人卻不怎麼樣,是個小氣鬼。”

“依我看不然。”伍子安道,“都說文如其人,你見這詩寫得豪氣,為人一定也不會過於吝嗇。”

“不,這回公子你可想錯了,寫的作品好壞與個人人品無關。”畫仙子道。

“對對對,就好比北宋的蔡京,書法寫得好,人品卻是壞得很。”薑九兒道,“我看過施相爺寫的書,書裏他們全家都是壞蛋。”

“那是文學加工,作不得數的。”伍子安被薑九兒舉的例子弄得哭笑不得。

“那就拿趙孟頫來說吧,他的書法可以說集了歐柳顏之大成者,也可以被列為楷書四大家,但是他卻是個投降派,明明是漢人,是宋朝皇室子孫,卻當了元韃子的官。”薑九兒又舉了一個例子。

“趙孟頫嗎?”畫仙子皺眉道,“我雖然不讚同文如其人,但是卻覺得字如其人,所謂文者,就是修飾,就是掩飾的意思,因此文有時候不會如其人,但是字卻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來,你看那蘇黃米蔡四人,包括瘦金體,其實都能看出人的性格來,蘇東坡的字有一股濃濃的豪氣,黃山穀的字有一股淡淡的狂氣,米芾的字有一種癡氣,但是蔡京的字卻帶著一股俗氣,瘦金體雖然是有宋一代寫得最好的字,但是細看,卻有一股頹廢之氣藏在其中。至於趙孟頫的字,雖然在形上越過了前人,但是在風格上,卻一眼能看出一股子奴氣。這就是沒有風骨才會造成的。”

“想不到畫仙子對於書法亦有這麼多心得。”伍子安感慨道。

“書為心畫,書與畫從來是不分家的。”畫仙子道。

伍子安點頭,他在後世認識許多文化人,的確學會了書就學會了畫,兩者都是用毛筆來創作,一定程度上的確不分家。

“既然伍公子對詩畫都有研究,那也請再評一評我這字如何吧?”

“仙子真是三絕。”伍子安讚道,“尤其是這字,黃山穀的字不好寫,收早了拘束,收晚了張狂,因此不能太節製,又不能太放肆,這個度很難把握,一不小心就散了神,但是仙子你竟然能夠輕鬆駕馭,這不由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