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董事長的創業史(1 / 2)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趁著酒興,張總講起了自己創業的經曆。

他原本是郊區的一個農民,曾經上過幾年工農兵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在一家機械廠上班,

由於工廠效益不好,上班沒過幾年,他便選擇了辭職下海。

一個人出來在外麵闖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做過生意,擺過地攤,收過破爛,幫過人……

所有這些工作,隻能糊口而已。

有一次,他為了做一筆生意,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搭進去了,還向許多人借了不少的錢。

沒想到,遇見了騙子,錢被別人騙得精光不說,還背了一屁股債務。

為了躲債,他跑遍了全國各地,無聲無息地在沿海一帶打工。

“在外漂泊的日子是多麼的艱苦啊?”講到這裏,張總顯得有些激動,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濕潤了。

楊倩想起丈夫劉建波的經曆與張總曾經的經曆有點相似,不免有些感慨,有點憂傷,陪他一起擠出了幾滴眼淚,禁不住問:

“後來呢?”

張總從餐桌上扯出一塊紙巾,擦了一把眼淚,繼續講他的故事。

俗話說,天不斷無路之人,張總在外打工多年,見過不少世麵,在沿海一家建築工地打工。

由於他工作勤懇,又有一張工農兵大學文憑,受到老總的重視,被提升為項目經理,幾年下來,積攢了一大筆錢回來,還清了所有債務。

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們本以為是一筆死債,如今又回到自己的手裏,皆大歡喜,覺得他很守信用,都願意幫助他,跟著他幹。

伴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規模和建設逐漸擴大,他們生產隊的土地被征用,規劃為經濟開發區。

有的投資商在這裏修廠房,建商住樓。

張總就動員鄉親們集資入股,組建了一個施工隊,由於他有在外麵打工建房的經驗,我對施工隊人員的管理比較嚴格。

施工隊的規模逐漸擴大,張總決定幹一番大事業,於是,注冊了華夏房產公司,做起了房地產開發。

時不我待,張總認清形勢,抓住商機,一步一個腳印地將公司發展壯大,成為了本市規模巨大的龍頭企業……

聽張總講完自己的創業史,楊倩不無感慨地說:

“幹爹,你真不簡單!”

“哪裏,我隻是運氣好,趕上了好時代,”張總覺得有點難為情,說:“哎呀,光聽我嘮叨了,你們連筷子都沒有動,真不好意思……”

“沒關係,”楊倩討好地說:“你的故事太精彩了,我們喜歡聽,你整天這麼忙,幹媽支持你的事業嗎?”

“支持,”一提起老婆,張總就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可以說,我們是同甘共苦的患難夫妻,如果沒有她的理解和支持,我不可能走到今天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