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小學到了,學生正在上課。
吳姍姍將寶馬車停靠在新華小學門口,跳下車,急匆匆地往校園裏奔跑。
一個穿著製服,年齡約四十來歲的門衛從門衛室裏跑出來,對著吳姍姍的身後,大聲叫喊道:
“喂,這位女士,你找誰呀?”
吳姍姍一下子站住了,回過頭,說:“我是小學四年級一班劉小雅同學的家長,我有急事要見她。”
門崗來到她跟前,一本正經地說:“對不起,現在是上課時間,學校有規定,家長不能隨便見學生。”
吳姍姍懇求道:“師傅,拜托你了,我真有急事找他。”
“那行,你去教師辦公室,讓學生的班主任老師叫她出來,千萬別影響其他同學。”門衛見這位年輕漂亮的少婦一副焦急的樣子,說話的口氣一下子就軟了。
“謝謝!”
吳姍姍衝門崗感激一笑,急忙朝劉小雅所在的教室門口跑去。
小學四年級(1)班教室裏。
一名年輕的女教師用一支粉筆在黑板上寫上“第十五課,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十幾個娟秀的大字之後,轉身站在講台上,給全班在座的六十多名學生講解道:
“這篇課文屬於書信體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請求和平的信。
“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地回憶了‘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
“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製止戰爭……”
老師將《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故事梗概講解完之後,問:
“哪位同學站起來,將這篇課文給大家讀一遍?請舉手!”
學生們紛紛舉手。
女老師將目光落到舉著小手的劉小雅身上,說:“劉小雅同學,你給大家念一念這篇課文。”
得到老師點名後,劉小雅迅速從凳子上站起來,手裏拿著課本,開始給同學們讀這篇課文。
教室裏隨即傳來了劉小雅朗朗的讀書聲——
敬愛的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
您好!
我們雖然沒有見過麵,我和媽媽卻接到過您的問候。
兩年以前,我親愛的爸爸作為聯合國的一名軍事觀察員,在執行維護和平的行動中壯烈犧牲,您給予了他高度評價,讚揚他是“一名卓越的觀察員,在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中體現了人道與公正素質”。
對此,我和媽媽向您表示深深的謝意……
吳姍姍來到教室門口,透過教室的玻璃窗,看見劉小雅在給同學們朗讀這篇課文時,總算放下心來,才長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