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洗白(1 / 2)

伍金龍、周太清在德培村、嘉德村挨家挨戶做工作,動員村民抵製旺財鄉政府的並校行為。

幾乎沒有村民同意旺財鄉政府的行為,加上伍金龍、周太清向村民們保證,如果政府非要並掉德培校、嘉德校,伍金龍、周太清會出資辦私立小學,讓孩子們就近上學。

伍金龍除了做村民工作,還和大江市委書記王濤進行了聯係,王濤責令文秀縣委有關領導處理該事。

還有,伍金龍秘密向大江市紀委舉報了韋秋寒的經濟問題。

而這些,韋秋寒蒙在鼓裏,依然進行強行交校的工作。

韋秋寒善於表現,蒙蔽了不少人。

他發財後,鄰居關係搞得不錯,經常用小恩小惠籠絡鄰居。他除了在大江市區有一套房子,在文秀縣城有二套房子,鄉下老家蓋起了漂亮的樓房,打了圍牆,廣植庭木。一棵最貴的樹,據說是八萬元購來的。

平日抽煙,韋秋寒打底軟中,大魚大肉,早晨打草坪打太極,晚上和老婆奚春娟漫步庭院,偶爾到鄉間水泥路上散步。

夫倆偶都喜歡小賭,說小賭怡情,積極推動村棋牌室“建設”,在他倆的“帶動”下,嗜賭村民急增,經常到外村尋釁滋事。韋秋寒、奚春娟有意無意助長村民的歪風邪氣,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如此一名有著黑社會色彩的旺財鄉鄉長,在文秀官場穩如泰山,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靠的是什麼?

很簡單,對上拍,對下壓,善用瞞騙戰術,秉承“兔子不吃窩邊草”原則,培植親信,對外村人采取高壓手段。操縱村、鄉選舉,縱橫捭闔,名利雙收。

也許是韋秋寒、奚春娟過於自信,認為憑他倆的能耐,像伍金龍、周太清這樣的小年輕,行事衝動,無法阻止旺財鄉的並校之舉。

可是事情的發展,讓韋秋寒傻了眼。

先是文秀縣紀委調查韋秋寒的經濟問題,後來大江市紀委將韋秋寒雙規,移交大江市檢察院。

原來此前已有多人向縣、市紀委舉報過韋秋寒的經濟問題,但因為舉報人缺少背景,加上韋秋寒閃展騰挪,極力洗白,所以沒有出事。

但這次不同啦,因為伍金龍是海外巨商申威龍的親信,擔任海月華府承建商,兼任大江市公安局特聘員,是大江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大江市主要領導有來往。小小的韋秋寒,自然不是伍金龍的對手。

韋秋寒的背景,無非是文秀縣的一些領導,但大都沒有實權,話語權小。

這次韋秋寒言語上得罪了伍金龍,他的仕途也就結束了。

伍金龍是什麼人?眼裏摻不下沙子的人,有強烈的正義感,所以到處打抱不平,這次韋秋寒碰上伍金龍,算是倒了大黴。

結果,德培校、嘉德校沒有並入旺財小學,嘉德校並入德培校。

奚春娟經過打聽,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她親自來到大江市傲天小區3號樓伍金龍家裏,向蘇茵茵、宋瑞、伍金龍、宋萍求情,請伍金龍高抬貴手,放韋秋寒一馬。說韋秋寒再過一二年就退休了,讓韋秋寒過上晚年生活,她願來世做牛做馬,為伍家端茶倒水做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