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列寧的梅毒(1 / 2)

(收藏!推薦!收藏!推薦!)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永遠快速更新!

三個人各自點了煙,有一搭沒一搭聊了起來。在這個忙碌的社會討生活,有的時候,人會失去說話的**,寧願沉默也不願開口,可能話都在和各色人等打交道的過程中說盡了。能夠和三兩好友聚在一起,一邊小酌一邊侃大山,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駱家駿的心情也漸漸從早晨的悵然若失中回過神來,和胡周華開起了玩笑。

“老胡,最近怎們老沒見著你,我還以為你被‘雙規’了呢。”駱家駿瞅著胡周華打趣道。

“你小子,就知道咒我,怎麼不想我升官事多了呐?”

沒等駱家駿答話,肖建脫口說道:“您年紀輕輕就當了處長,要再升了官,我就該叫您‘胡局長’了吧?”他一聲“胡局長”叫得胡周華相當受用。

和駱家駿認識的時候,胡周華剛當上科長半年。三年前,他又由一名小科長升了副處,在他們單位也算是比較年輕的處級幹部了。過了半年,老處長退休,他被扶了正,一下子成了“一把手”。這擺明了是單位的大領導要栽培他,他也不孚領導厚望,三個月內就把處裏頭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給擺平了,還順帶處理了一些年深日久的恩恩怨怨。之後更是帶領全處一班人團結一致、開拓創新、紮實工作、不斷進取,使全處的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最近他也聽到了一些風聲,他很有可能“更上一層樓”。駱家駿對胡周華的“為官之道”向來是十分欣賞的,尤其是他不但官越做越穩越做越大,而且,吃喝玩兒樂全不耽誤,這一點更是讓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好,那咱們就為了你早日當上‘局長’,幹一個。”駱家駿說著端起了酒杯,三個人一飲而盡。

“師哥,你聽說了沒?美國有個律師代表團要來北京訪問。”肖建看著駱家駿說到。

“嗯,倒是聽說了,不過,具體情況不是很了解。”駱家駿答道,他也是才聽說的。不過,他已經意識到這是個大好機會,已經讓苑雪倩搜集相關資料了。

“我知道個大概”胡周華在一邊插話道,“這個代表團是紐約律師協會組織的,有三十多人,裏邊有三位聯邦巡回法院的法官,兩位喬治城大學的法學教授,剩下的都是全美知名的大律師,有不少還是頂級律所的高級合夥人。他們隻在中國待五天,除了在北京參加座談會,參觀法院、檢察院、監獄、勞教所以外,還要去雲南普米族的山寨看看。他們的行程安排得很滿。你知道,這些主兒每一小時的時間可是值好幾百美元啊。”

“還是胡處的消息靈通啊。”肖建在一旁附和道。

“到底是政法委的高官啊,不過,他們大老遠的跑中國來,就呆五天,為什麼還非要去雲南的小山寨呢?”駱家駿疑惑不解地問。

“聽說那部電影了嗎?《馬背上的法庭》,好像在國外得了大獎,就是在雲南拍的。聽說在國內的首映就選在北京高院舉行,有關領導很重視,市委宣傳部還要派員參加呐。”胡周華略帶興奮地說道。

駱家駿點點頭,吐了個煙圈兒:“這些領導日理萬機的,還有時間看電影?”他故意加重了那個“日”字,衝著胡周華壞笑。

胡周華卻沒理會,一本正經地說:“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講述了雲南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一個基層法庭的法官靠馬馱著國徽,長年奔波在不通公路的三個邊遠山寨開庭審案的故事。謳歌了基層司法工作者獻身司法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

“我說他們怎麼飄洋過海地非要到山溝裏轉一圈兒,原來是要看看中國最基層的司法現狀。”肖建在一旁若有所思道。

“老外就好這口兒。”駱家駿跟著說道,“哎,肖建,你是怎麼知道這事兒的?”

“還不是聽王皓說的,昨天下午,我們所開了個緊急業務會,專門說這事。”肖建解釋說。

“是嗎?看來王主任有所圖啊。”駱家駿欠身往煙缸裏彈了彈煙灰,他知道,王皓不是個省油的燈,肯定要有動作。

王皓是聖達所“退休”了的老主任的女婿,他不像老主任為人謙和,倒是很聰明,可做事不厚道,圈裏人對他多是敬而遠之。剛到聖達所沒多久,他得知主任的女兒還未出閣,便展開了瘋狂攻勢,經過一段時間的“戰略相持”,他終於開始掌握戰局,最終取得了“愛情持久戰”的全麵勝利。別看他這個人對別人很刻薄,但對老婆則是百般體貼的,婚後生活倒也算美滿。除了人緣差,他的能力確是不差,所以很快就借著夫人上位,老主任“退休”後,他當了一段時間的代理主任,現在那個“代理”已經被他給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