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五點,郎逸準時從睡夢中醒來。
隨即一躍而起,活動活動筋骨,麵南背北,一個勢子紮穩了形意三體式。頭向上頂,下頷微收,口唇虛合,雙目平視,舌頂上齶,牙齒輕扣,含胸拔背,豎項挺腰,鬆肩實腹,塌胯合襠,膝合腳扣,提肛斂臀,排除雜念,調整呼吸。左掌前伸食指挑,目注食指不放鬆。指鼻腳尖三尖照,右手鷹捉與臍平。
采用逆腹式呼吸,先深吸一口氣,默想真氣自湧泉穴升自會陰,分向兩肋,自兩肋升於前胸,再由前胸升自腦後,逐漸升入泥丸百會穴,再降至印堂穴,經鼻孔至咽喉,再到脊背透至前心,沉入丹田。丹田氣足,再從丹田發自湧泉穴,周而複使,如環無端,循環往複,連綿不絕。
約一小時之後,郎逸緩緩收功,直覺得神清氣爽,分外精神。渾身內勁充盈,意念動處,內力瞬間即至,自由用運,渾然一體。
隨即換上一身練功服裝,下樓梯,出客棧,沿著道路小跑起來。
不一會,穿過北城門來到了烏馬河邊。
烏馬河水流清澈,沿河兩岸建有公園。紅花綠草,回廊亭閣。景色別致,空氣清新。
此時,公園內到處是早起鍛煉的人群。
這邊一堆人在唱太穀秧歌,那邊一群人在跳舞娛樂。
推太極的老人悠閑自在,跳廣場舞的中老年婦女悠然自得。
當然也有一處地方是屬於形意拳的場所。
有老年人,有中年人,有青少年。有男人,有女人。
有紮三體式的,有練五行拳的。還有練十二形的。
從進退連環,雞形四把,八勢捶到形意連環應有盡有。
還有對練的:五花炮,九拳,五踩六捶,五行炮,挨身炮,連環手,九套環,十二連捶,劈捶,十六把……
還有耍兵器的:刀,劍,槍,棍,大刀,雙鉤,鴛鴦鉞……
朗逸看著這一切不禁微微一笑。太穀不愧為武術之鄉,形意拳的發源地。大人小孩都可以耍兩手。
郎逸找了個角落也開始練起了五行拳。
五行拳也稱五拳,是劈,崩,鑽,炮,橫五拳的總稱,依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命名,內應人體內的肺,肝,腎,心,脾五髒,內外兼修,式簡意深,易學難精。
五行拳有形意拳母拳之稱,古譜以斧,箭,閃,炮,彈而喻之。每拳各有一特技,拳式規範,動作要求嚴格,打擊目標各有規定。練習五行拳可以左右輪番進行,距離可長可短,因地因人而易。
精通五行拳的人,以掌變拳,以拳變掌,拳掌互變,擰裹而發,滾出滾回,側身調膀,轉身調步,上下協調,內外相合,無不至精妙之境。
五行拳各拳都以左三體式為出勢之法。古譜有“起落橫順,把把不離鷹捉”之說。
從小爺爺就告戒朗逸,三體式為形意拳基本樁功,五行拳,十二形乃形意拳基本拳式。每天都必須勤學苦練,堅持不懈。基礎打的越結實,功力才提升的越快。
郎逸牢記爺爺的教誨,每天堅持練習,終以二十出頭的年齡邁入形意宗師的門檻。
隻見此時的郎逸,拉開架勢,一招一式,步伐沉穩,身形靈活。雙目如電,氣勢威嚴。體內內氣自然流轉,意念動,內氣至,內外渾然一體。
劈拳一出,踩,撲,裹,束,撅五勁合一,“起如鋼銼,落如鉤竿”。
崩拳從中門而入,鑽進合膝,包裹嚴密,手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鬆。雙拳輪番交錯直打對方心口,如同連環弩箭,使對手無喘息之機。
鑽拳打法自下而上,目標以鼻為準。形似閃電,有如泉水向上翻鑽,兩顧一打,拳掌互變,鬼神也怕。
炮拳以兩鷹捉從身前齊向身側撅回成陽拳,兩拳一架一頂,輪番出擊顧破,打擊對方心口。
橫拳一出一入,以橫破直,圓活有力。既有翻,橫,壓,頂之技,又有挑,扣,刁,推之法,尚有封閉,切擠之術。以對方胸勒為打擊目標。拳勢如盤中滾珠,陰陽相合,橫裹開拓,擰纏吸吃,變化靈活。
郎逸打的興起,長嘯一聲,身法逐漸加快如同閃電,但步伐卻一絲不亂穩紮穩打。意念指處,身影隨即而至。天人合一,渾然一體。丹田處一吐一納,內氣周身往返循環,長流不息。
“好”,忽然一聲清脆的叫好聲傳來。
郎逸一個三體式手勢,身形穩穩立定。氣不長出,麵不改式。舉起俊目,順聲一看。隻見一女子亭亭玉立。
一身純白帶粉色邊的運動裝束,身材挺拔豐腴,恰到好處的酥胸翹臀格外好看。
腦後大波浪長發隨意披灑肩頭,絲絲屢屢透著熱辣。
濃密的睫毛、嫵媚的眼神、性感豐厚的雙唇,無時無刻不透露出萬種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