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注意公司裏的危險人物,防範和處理“害群之馬”(2)(1 / 2)

三是想跳槽的員工。他們顯然是一些“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不安分分子,這些人往往是非常現實的家夥,他們多會選擇“人往高處走”。如果僅此而已,也就罷了,但偏偏有些人覺得,反正是要走的,不怕公司拿我怎麼樣,就幹脆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態,不把公司的製度和管理規範放在眼裏,工作消極,態度惡劣,甚至為了以前工作中的積怨,故意針對某些領導和同事挑起組織衝突,到最後,人雖然走了,但留下的消極影響卻很長時間無法消除。

公司老板要區分不同的情況來對待以上三類員工,千萬不能采取貿然措施將三類員工全部炒掉,以保持組織的純潔度。因為這樣的結果肯定是你得到的是一個非常聽話然而卻平庸無比的團隊——根本無從創造更高的管理績效。

對那些有背景的員工來說,在工作能力上,這些人不一定比其他同事強,但是,他們的心理狀況一般好於他人,做人做事方麵更自信,加上背景方麵的優勢,更能發揮出水平。對待這種人,最好的辦法是若即若離,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在工作中有上佳表現,可以適當地進行褒獎,但一定要注意尺度,否則,這些人很容易恃寵而驕,變得越來越驕橫。

對於那些有優勢的員工來說,他們並不畏懼更高的目標、更大的工作範疇、更有難度的任務,他們往往希望通過這些挑戰來顯示自己超人一等的能力以及在公司裏無可替代的地位,以便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尊重。因此老板如果善於辭令、善於捕捉人的心理,就可以試著找他們談談心、做做思想工作。如果老板並不善於辭令,那麼就要注意行動。行動永遠比語言更有說服力,在巧妙運用你的權力資本時,為這些高傲的家夥樹立一個典範,讓他們看看一個有權威的人是怎樣處理問題、實現團隊目標的。

對於那些想跳槽的員工,機會、權力與金錢是他們工作的主要動因。因此管理者在對這些員工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則:一是不要為了留住某些人輕易做出很難實現的承諾,如果有承諾,一定要兌現,如果無法兌現,一定要給他們正麵的說法。千萬不要在員工麵前言而無信,那樣隻會為將來的動蕩埋下隱患;二是及時發現員工的情緒波動,特別是那些業務骨幹,一定要將安撫民心的工作做在前頭。

果斷處理害群之馬

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如果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汙水;如果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幾乎在任何公司裏,都存在幾個難管理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他們到處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組織內部的和諧。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裏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裏其他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汙水”、“爛蘋果”就是我們公司管理中的“害群之馬”。

如果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公司的組織係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壞者能力非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破壞總比建設容易。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一秒鍾就能毀壞掉。如果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果。作為一個老板,如果你的組織裏有這樣的一頭驢子,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無力這樣做,你就應該把它拴起來。

首先要確定是否要扔掉“爛蘋果”。對那些厚顏無恥的背叛者,對屢教不改的員工和難以管教的下屬,對個別“害群之馬”,一定要扔掉。

你還需要選擇解雇地點。應該選擇在什麼場合解雇某個人,取決於你自己的想法。他的辦公室,你的辦公室,另外一個什麼地方都可以。因為解雇一個員工的背景是千變萬化的,所以這裏也沒有什麼規矩可循。有些老板在決定解雇員工的地點與方式時所依據的是他們希望將何種信息傳遞給其他員工。有位公司老板曾當著全體員工的麵解雇一位經理,目的是殺雞給猴看。他將公司所有的100名員工召集到會議室,心裏盤算好,在會議的過程中他一定可以挑出那隻爛蘋果,並當場炒他的魷魚。這是精心策劃的一場戲,隻是其員工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