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一場流言蜚語(1 / 2)

對於集團內部流傳出謠言,並且是以‘不要告訴別人’作為傳播方式散播開來,這讓程雪瑤感到非常氣憤。

流言對被傷害者來說,無論什麼時候,都屬於一顆毒瘤。

然而破除謠言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事實來證明謠言是假的。但有股東來集團退股權又是事實的存在,這又該用什麼手段來證明集團一切運轉正常,讓流言不攻自破呢?

股東們提出要退出集團股權,這事按流程是要盡早對外公布的,不可能總是壓著不理睬。這種事硬壓在手裏也壓不住。而為了應付退股,秦越出的主意恰恰在於一個拖字。

先公布股東要撤股的消息,然後壓住他們的資金,延長集團資金鏈運轉的時間。這應該是應對股東撤股最好的辦法了。

但隻要告示上出現袁厲的名字,所有人就會明白,集團的經營一定是出現了危機。集團第二大股東要撤資,對集團經營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是不言而喻的。

要想穩定集團上下的人心,就應該在有人提出退股的要求後,盡快的拿出大筆的現金,支付給他們,讓所有人看到集團的實力。

但多達兩個億的資金,怎麼可能在短時間裏籌集的到?

既要穩定人心,還要保證集團經營的運轉資金不被快速抽血。股東退出股權的事又不能不及時的通報,這幾個問題碰到一起,就像擰成了一個死疙瘩。

怎麼來破解這個難題,還真是件讓人頭痛的難題。

如果想從源頭上破解這次股東退股風波,最快捷的辦法,當然是阻止那些股東退股。隻要他們撤回退出集團股權的要求,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但人家集合起來故意給集團製造這個難題,是經過預謀的,目的就是想給集團製造混亂。在沒有達到他們的目的前,想讓他們撤回退股要求,無異於癡人說夢。

然而說到錢,不要說程氏集團價值幾十個億,就現金來說,集團目前也拿出這麼多的錢來,一次性解決他們退股的要求。現在流言又起,這是要把集團推進萬劫不複的境地啊?

秦越坐到沙發上,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辦法,程雪瑤也到老板椅上發呆。還好有吳秘書還在辦公室中間站著。

吳秘書看看他倆,正了一下鼻子上的眼鏡。

商道既詭道。作為集團的領導,應該像將軍一樣,有為將之心。

為將之道先治其心,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製利害,可以待敵。

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句應該常記心中,作為集團總裁的程雪瑤不可能不知道,就這點小事怎麼就讓他倆蔫了呢?

作為程家唯一的千金小*姐,程雪瑤當然記得這些名句。平時她也不缺乏關鍵時刻拍板的魄力。但突如其來的事件,四麵圍堵一下糾葛在一起,讓她一時理不出頭緒來。

對這些名言名句,秦越反正是不知道。他更多的認知都集中在中醫中藥領域,以及對病人診療方麵。對於什麼經營,安撫人心,他最多就是心智突然一開,然後冒出幾個還不算太糟的主意。

修煉的功力再精進,那也不是益智的法子。與開發大腦基本沒什麼關係。

吳秘書覺得,三個人隻是在這裏呆著,也沒什麼用。此時就是有再蠢笨的法子,隻要打破這無聊的沉靜也是好的。

“程總,秦越。”吳秘書似乎下了一次決心,說:“讓我說一句。按照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裏的定律,對外麵那些流言蜚語,根本就不用去管。咱們隻要按照咱們既定的辦法走,不用太長時間,對方就會先露出馬腳。到那時,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有吳秘書打破了沉靜,程雪瑤從老板椅上起來,在辦公室裏走了兩圈。突然的停住,說:“對於底層的員工,短時間裏自然可以不必理會。但時間一長,先對集團動搖的也是他們。不進行有效的安撫,肯定不行。”

秦越在沙發上坐正,隻是抬眼看著程雪瑤。現在他基本上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去破解那些還在飛的流言。

嘴長在那些人的臉上,愛說什麼是人家的事,也不能一廂情願挨個把人家的嘴堵上吧。

程雪瑤用手支著下巴,經過簡單的沉思,說:“事到如今,還得是分步解決。第一步,咱們先出一份公告,由集團財務發出,總裁辦確認。就說集團發展正在突破困局,營收出現增長,三個月後,將根據物價上漲按比例給廣大集團職工增長工資。”

吳秘書聽到長工資眼前一亮,拍手說:“這樣好,漲工資就是給員工增加信心的有效手段。相信在三個月內人心亂不了。”

程雪瑤放開支著下巴的手,在空氣裏點了幾下,說:“接著,就是公布股東退股的事,改變一下措詞。就說為了加強集團的有效管理,歡迎股東退股,來者不拒。不再集中公布股東退股名單,讓他們一個一個的來提出退股申請。”

程雪瑤恢複了總裁的威儀,這讓秦越看到了問題解決的希望。

“這樣就好了,提振了員工對集團的信心,還直接打壓了那些股東的囂張氣焰。我讚成。”秦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