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過苦處的人心裏總會藏著一種難言的心結,幾乎終生會記得那苦處的來曆,不死不滅,記憶猶新。
段天比段崖虛長兩歲,他心裏的記憶就像被烙鐵印下了痕跡,永遠不會消磨掉。但那些對段崖來說,就幾乎沒在心裏留下什麼。
段崖當時被人打斷了腿,等到不再感到疼的時候,他就把所有的痛都忘了。包括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就那樣跟著哥哥走向了江湖,更準確點說,叫爬向了江湖。並且爬出了一條快樂的江湖路,直到遇到秦越。
現在老大正看著那些人打鬥,他也就看著那些人打鬥,就像這一切都與他無關。隻是有半拉凳子腿飛過來,他隻手接住撇到一邊,繼續的看著那些人在嘿嘿哈哈的打在一處。
段崖沒有段天那麼的想法,反正什麼事也不用他來操心。原來是哥哥段天說了算,現在是老大說了算,早晚的跟著老大,讓幹啥就幹啥,讓怎麼幹就怎麼幹。有飯吃,有地方住,這對段崖來說,似乎過日子也就這樣了。每天讓自己開開心心的,這還不夠麼?
段天想的多,也會提前考慮一些事情,這似乎是他在段氏一門裏是大哥有關。兄弟倆自小流落門派之中,也找不到個生身之地,也不知道父母是誰。有段崖跟著他,他這當哥哥的不操心帶著,還能依靠哪一個?
有時段天也會想他們兄弟的身世來曆,但最後一籌莫展。他就會琢磨,可能他們生來就該這樣,要不然他們兄弟怎麼偏偏姓段而不是別的什麼姓氏呢?
有一種說法叫,吃虧趁早。意思好像是說隻要多經早經磨難,人就會長見識,會變的聰明起來。
但段天就想不通。他們兩兄弟自小吃了那麼多的苦,受了那麼多的難。怎麼直到了昨天吃虧的還是他們?他們也沒有因為遭的罪多就變的聰明,反而覺得吃虧是天經地義的事,並且吃虧才是處事最聰明的處理方式。
難道那吃虧趁早的話,隻是適合那些聰明的人,而他們倆就是永遠也聰明不起來的人?
就像現在的老大,明明身處打鬥的危險之中,他不但不早點躲開,還偏偏要在這裏看熱鬧。難道這才是老大絕頂聰明的地方麼?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話不是說給那些聰明人聽的麼?
看到秦越穩穩的坐在這裏,段天的心裏感到沒底,但老大之所以這樣做,或許是有他的道理的。
那些看到開打就跑了的人,或許都是些跟他倆一樣愚蠢的人。而老大這樣氣定神閑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吧?
剛才段崖已經接住了半空裏飛來的半截凳子腿,扔了出去。大不了他也接上一根飛過來的半截桌子腿,替老大擋了危險,就是當下最該做的事了吧?
在這種紛雜亂叫的打鬥現場,段天想不出什麼高妙的解釋,也隻能是看著那些人拳來腳往的爭鬥了。在他的眼裏看來,那三個義道門的人現在已經落了下風。
“好,這一腳踢得好。”
秦越莫名其妙的喊了一句,手裏的鋼釺在桌子上抽了一下,發出啪的一記響亮的聲音。那樣子就像在看一場現場的球賽。
段天和段崖低頭看了一眼這突然發聲的老大,也不知道他看到了哪一腳的精彩,才這麼欣賞的發出一聲感歎來。
在那打鬥的人圈子裏,基本形成了三對一的格局。
丘胡子的兩個同伴,出拳出腳招式都很紮實,一記黑虎掏心幾乎能把拳送滿,但收回來卻慢了半拍。踢腳也是這樣,該撩的腳勢一定要撩到位才會收腿,等著了地才能踢出下一腳。
好歹趕上空當踹了對方一腳,卻不如踢得恨,對方隻是後退一步就從新加入了戰團。就這沒什麼殺傷力的一腳,正好是秦越看到的那一腳,這就讓秦越給他叫好了。
秦越由衷的替那人叫好,不過是作為旁觀者出於對弱勢群體的同情。
這三個穿著同樣款式T恤的人,真的很讓人揪心。就像那個稍微瘦高點的人,功夫練的也太死性。總算使出一個秋風掃落葉樣的後擺掃堂腿,結果力度和速度達不到,隻掃了半圈就被對方的腿給擋住了。
對方沒有被掃倒,他的掃堂腿就卡在了半路上。卡在半路就趕緊起來換別的招式啊,他偏不,對方抬腳來踹他了,他還要把那剩下的半圈掃堂腿劃過去,直到把動作做到了位,才肯變換招式。但這已經為時已晚,被人家一腳踹翻,倒在了地上。
秦越在那裏看著隻撇嘴,真是教條害死人。練功夫練到這樣呆板不是,應該是敬業。這也應該是一種職業道德了。但這打架不是在武館訓練,出來街頭就是實打實的幹,你們的名字叫義道,但打架總不能這樣叫義道呐?
難道他們在平時就是這樣來練功的嘛?有個這樣的武師教練也是夠悲歡離合的了。
遇到個練武必須要動作到位的武師,什麼動作都不許走樣的,這不是悲嗎?
隻是把武術架子做到位,就會讓老師高興,自己也高興勉強稱之為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