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生活在一起,來往也很少,所以什麼堂兄表妹的,郭安妮基本上不認識。
郭安妮隻對父親的堂兄弟客氣了幾句——畢竟人家當時接受了父親的遺骨回鄉,並找了墳地幫著安葬;之後又一道接受了母親的遺骸。
對母親的姊妹,郭安妮隻是勉強叫了聲“舅舅”“姨娘”——他們在自己父親死後,母親一個人拖著三個未成年子女時,可是能躲就躲,沒一個伸手幫一把。這會見她發達了都屁顛屁顛的跑上七八裏或十幾裏趕來了。
郭安妮最見不得的就是這種人。親情在他們心中還有位置嗎?這次趕來也指不定想從她這兒撈點什麼好處呢!
不過姐姐郭秋蓮似乎和他們熟絡些——也難怪,她小時候在外婆家帶了幾年。
在堂叔新蓋的三層小樓及後麵舊屋中,如過年般擺了好幾桌。堂叔伯熱情地讓他們三姊妹進屋吃了中飯再去墳山上。
郭安妮也知道無法推辭,就隨堂叔伯來到主席上,勉強吃了幾口酒菜,並舉杯感謝叔伯的熱情幫助。
保姆金姍抱著嫣然跟在郭安妮身邊,藍飛揚和張勇被安排在和郭安妮的舅舅姨娘一桌。
郭安妮那個姨娘很健談,一直說:“我從小就知道小蓮命好——哦,小蓮就是你們郭總的小名。因為‘女人難逢半夜子’,小蓮就是半夜子時生的!”說著又讓藍飛揚和張勇吃菜。
“還別不相信。我妹妹她嫁過去沒婆母,生小蓮時我正趕去侍候。我記得小蓮剛落地,鐵路上就開過半夜十二點一刻的那班火車。我記得真真的,小蓮就是半夜子時中,陰氣最盛的時候生的。我當時就說這丫頭以後命好。看看,這不就應驗了?”
藍飛揚舉手躲著四處飛射的唾沫星子。姨娘一見歉意的笑了笑,之後又滿眼小星星的繼續說:“你們看她現在管著幾家公司,保姆、司機、保鏢,前呼後擁,連我這做姨娘的看著也長臉啊!”
也許由於菜不合胃口,也許真的時間急迫,主席上的郭氏三姊妹很快起身離開飯桌。
因為要陪著一起上墳山,所以中飯就此結束。一群幾十個人浩浩蕩蕩沿著鄉間土路向村外坡地上的墳山走去,不少人手上提著各種版本的紙錢、元寶、樓房、搖錢樹等。
郭安妮買來放在保時捷後備箱裏的祭奠品,被藍飛揚和張勇提在手裏。
藍飛揚不禁想:叔叔嬸嬸會去爸爸和公公婆婆的墳頭嗎?反正這些年自己一心讀書,基本上一年三祭都沒去過。而叔叔自從搬到嬸嬸娘家去後也似乎去的少了,每年好像頂多一次。
不知道爸爸和公公婆婆看到人家的後人每次都熱熱鬧鬧的去了,會感到失落和淒涼嗎?什麼時候回鄉,一定先去爸爸和公公婆婆的墳頭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