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1 / 2)

藥王菩薩奉命至天庭,與玉皇共商抗妖除魔之事,然而到了天庭之後,正巧趕上玉皇大帝前去拜訪瑤池王母,因而在太上老君的邀請下逗留兜率宮中,與其共同探討丹藥之道。

“藥王仁術,老君我不如啊”太上老君恭維道,西方藥王菩薩醫術高明,乃是世間少有的奇才。

“老君言重了”藥王菩薩道,太上老君成就仙位多年,地位超然,更在他之上,藥王菩薩不敢再太上老君的麵前放肆,自搬門麵。

“老頭我近來得了一株仙草,可惜不知如何入藥修丹,藥王可否幫我看上一看,出個章法。”太上老君道。

“敢不從命”藥王菩薩道。

“尊者稍等,我去取來。”太上老君道,奔走離去。

藥王菩薩見太上老君竟然親自去取,不派遣小童前去,想來那株仙草定然十分難得,珍貴,為太上老君極為看重的。他的心中也產生了幾絲向往,他本就喜歡藥草靈植,煉藥行醫一道,更是因為這個入得佛門,成就菩薩金身。比起世間的爭鬥,還是尋醫問藥更讓他放鬆自在,不過既然入了西方雷音,為保周全,也為能有更長久的普世行醫的機會,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就好,不得不為,不得不忍,不得不做,不得不看。

老君歸來,藥王菩薩收斂了自身心思。

“藥王久等了”太上老君道,盤膝坐於藥王對麵。

太上老君的手中正有一瑩白玉匣,寶光輝輝,可見是極為厲害的法寶,不知道是何等的仙草竟然需要如此悉心看護保存,藥王菩薩的好奇心不免大增。

“想來這仙草定是極為珍貴的,不知老君從何處得來,也好尋尋源頭”藥王菩薩道。

世間之物,凡珍稀者,必然有自身一段造化,輕易不會降世的,追本溯源,方可明其來意,以求功效。

“前些日子,我因思及初入仙道之事,心有所感,便去那玉清境走了一遭,突見昆侖山上青光耀眼,靈氣有異,祥雲吞吐,故而得了此草。”太上老君道。

“竟是來自昆侖山?”藥王菩薩詫異道。

玉清境昆侖山乃是元始天尊的道場,然而元始天尊隱世已久,座下弟子分散,有的任職天庭,有的供職西方,有的身死道消,有的轉世輪回,應該是荒廢了才是,怎會有奇物出世呢?藥王菩薩不禁心有憂慮,看來此事還是要向佛祖說說的。然而此時還是先看看仙草為何吧。

“正是”太上老君道,元始天尊世人皆知,道場位置無須隱瞞,仙草為哪裏所得也不必說謊,故而方才一切皆是事實。就算是西方中人想要去探查,盡管去看就是。

“可否一觀?”藥王菩薩道,有些心切。

太上老君施法開匣,裏麵正是一株碧綠仙草,那仙草葉片之數為九,每片葉子上皆有銀紋五道,甚是華美的。

“我觀此草身負九五之數,命數珍貴,故而摘來,可是仙草在手卻無從得用,故而有此一問,希望藥王能給老頭解解疑惑”太上老君道,他心中感念,若能將此草的事情研究通透,他定能尋得師兄蹤跡。

“確實,尊貴非凡”藥王菩薩道,九五之數的道理他也是懂的。

“藥王可有想法,不妨說來聽聽”太上老君道。

藥王菩薩細細觀看,更探首嗅聞,隻發現這株仙草靈氣濃鬱,其他的就無從得知了,於是他搖頭道“我見識寡陋,也不得其法。”

太上老君似是麵色遺憾,未免仙草有礙,關了玉匣。

“藥王無須介懷,老頭我再去尋尋典籍就是”太上老君道。

藥王菩薩點頭,他的心思還在仙草上,可是想來太上老君定然是不會借他研究的,心中悵然。

太上老君正如藥王菩薩心中所想,不願再將仙草的事繼續下去,起身將玉匣捧入懷中,又放回原處了。

“老君,尊者,玉皇會來了”門外小童來報。

“正好,尊者隨我去見玉皇吧”老君道,同去淩霄。

淩霄寶殿中,玉皇大帝高坐,肅穆莊嚴,眾仙卿恭敬側立,與人間朝堂無二。

“玉皇,吾奉如來法旨,特來共商抗妖一事”藥王菩薩上前道。他不是個懂事故逢迎的,隻想著完成差事,所以開門見山。

“那妖界又有異動?”玉皇發問道,他之前派過十幾萬的天兵天將援助西方,沒想到場場皆敗,悔不當初。如今,西方竟然還敢厚著臉皮與他說項,故而明知故問。可惜,若是觀音那樣心思通透的前來,玉皇一番心思還能被猜上幾分,而現在前來的是藥王菩薩,他就是個沉迷醫術的,不善心計,玉皇大帝挖苦心思盡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