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思想家管人語錄(4)(1 / 3)

聯想集團總裁柳傳誌說:“內部選拔出來的領導者可能對企業更有感情,更會產生負責任的心理。”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的接班人一定要自己培養,因為“空降兵”不能很好地解決企業的傳承,沒有企業自己培養出來的接班人了解企業;另一方麵,一個企業如果總是從外麵請管理人員,那麼無形中就會減少內部員工提升的機會,老員工自然就會感覺前途渺茫。要給大家平等競爭的機會,這樣才能有效地激勵員工,把企業搞好。

柯維管人語錄

天才的領導者,他領導人會像風驅使雲彩一樣,並且可以使用各種方法,讓不同的人為他服務。

——〔美〕柯維

柯維:

畢業於哈佛大學,獲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後又畢業於楊百翰大學,獲博士學位,並當選為青年總裁協會的十大傑出人才。

柯維現任柯維美國領導力中心董事長,曾經協助過500家大型企業及眾多中小型企業,教育單位、政府機關訓練領導人才,在領導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個人管理領域亨有盛名。

在所有的成功企業之中,管理者無一不是管人的高手。

說起聚集在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身邊的商業專才和管理精英,首先要提到的是安德魯斯。

美國自17世紀中期發現石油以來,曾經引起了一陣尋油熱。敏銳的洛克菲勒也意識到石油開發是一個具有商業價值的投資領域,當時由於沒有人去研究如何提煉及利用石油,使得洛克菲勒也遲遲不敢進入這一領域。

這時,從英國移民來的安德魯斯夫婦成為洛克菲勒的幸運之星。安德魯斯是一位化學家,曾做過油頁岩的研究工作。當他聽說找到了石油以後,就有一種直覺:這種液體肯定有開發價值。他對石油開發的前途充滿了信心,並且首先創造了用亞硫酸氣來精煉石油的工藝。

可是,當時在美國沒有人對安德魯斯夫婦的實驗感興趣。後來,他們聽說洛克菲勒不僅對石油感興趣,而且還願意慷慨解囊。於是安德魯斯夫婦找到洛克菲勒,給他演示了自己煉油的獨特方法,並提出建造一座煉油廠的計劃。洛克菲勒馬上同意投資4000美元。一段時間以後,又出資擴充了煉油設備,使日產油量增至500桶,年銷售額超出百萬美元,洛克菲勒由此邁出了其成為石油大王的第一步。

在安德魯斯的一手設計和操作下,這個煉油廠先後分解出汽油、苯、煤油等新產品。1870年1月,洛克菲勒創辦的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成立,總資產額達100萬美元。

美孚公司的成功離不開洛克菲勒獨特的用人策略。他堅信,堅強有力的夥伴是事業成功的基石。他總是在最恰當的時候、恰當的機會,吸納最優秀的人才進來。即使是與他為敵、最凶惡的對手,隻要對他有用,他也會千方百計吸引他進來。

洛克菲勒搜羅人才的標準有二:一是按需吸收;二是注重辦事效力。他選用人才的原則是:要物色一個人,看他是否能完成交給他的具體任務,接著就放手讓他去做。所以隻要有才,哪怕是敵人,他也要盡量羅致到“標準石油公司”,而且他還特別擅長這一招。如他羅致了亞吉波多、帕塔森、多德,還有紐約州議員赫伯恩。這些人有著共同的特點:事業心強、有魄力,當然還有精明,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工作中自始至終真誠的合作,沒有內部矛盾、仇恨或激烈的對抗。由這些人組成的行政管理班子是非常能幹和有效的,洛克菲勒稱這是他成功的秘密。

洛克菲勒對人才的管理也是比較特別的。有一次,洛克菲勒的幹將貝特福特在經營中失敗了,卻出乎意料地得到了洛克菲勒真誠的讚揚。貝特福特回憶說:“一天下午,我在路上走著,已經注意到了洛克菲勒和亞吉波多兩位先生就在我的後麵不遠。但我照樣向前走著,因為我實在不願意細說我失敗的情形。可是他們在後邊叫住我,洛克菲勒在我背上誠摯地拍了一下說:‘好極了,貝特福特,我們剛才聽人說起你南美的事情。’我心裏想他們或許要責備我,或者已聽說一些不準確的消息。我說:‘但是,那實在是一個極大的損失,我們隻想法保存了60%的投資。’洛克菲勒馬上說:‘不錯,那已是難能可貴的了。全靠你處置有方,才替我們保全了這麼多投資,能幹得這麼出色,已出乎我們的意料了。’”這真誠的讚揚博取了貝特福特的感激和忠誠,這促使他在以後的經營中,為“標準石油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雖然,美孚帝國的每個大員都各有責任、各有任務,但是他們都脫離不了洛克菲勒的嚴密控製。洛克菲勒讓每個大員都分別主持一個委員會,但他卻不允許哪個公司成為個人表演的櫥窗,他用分而治之的辦法來限製每個人的表演舞台;他使得他們強烈的惟我主義保持平衡狀態,並且在經營活動中,逐漸顯示出他所謂的“美孚精神”,讓他們都忠實於這個龐大的企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