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4算你有種(1 / 2)

張部長停住腳步,看著我:“小江,來了……”

“是,我找柳部長彙報工作的。”我說。

“嗯……”張部長看著我,突然伸出手,在我肩膀上拍了一下,口裏帶著笑:“小子,不簡單,算你有種!”

說完,張部長就走了。

我在原地呆了幾秒鍾,琢磨著張部長的話,然後上樓,去了柳月的副部長辦公室。

柳月辦公室裏隻有她自己,她正在看報紙,見我進來,笑了下:“張部長剛下樓,你遇見他了嗎?”

“遇見了。”我坐在柳月對麵。

“沒打招呼嗎?”柳月拿起杯子去給我泡茶倒水。

“打了。”我說。

“他說什麼了?”柳月站在那裏看著我。

“他說‘小子,不簡單,算你有種’,說完就走了。”我說。

柳月一聽,開心地笑了,邊倒水邊說:“是啊,小子,你真有種,嘻嘻……很好,很好……”

說完,柳月端起水杯遞給我:“嚐嚐,正宗的鐵觀音,很香的……”

我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嗯……不錯,確實很香。”

柳月笑了,回坐到座位上:“領導,今天來有什麼指示?”

柳月的模樣顯得有些活潑俏皮,看得出她情緒很好。

“什麼指示啊,你是領導,我是來向你彙報的,”我說著,把軟盤遞給柳月:“呶——這裏麵,構思大綱和內參草稿,你先審閱……這裏麵第一和第二個文件就是……”

我特意說第一和第二個,是因為這裏麵我的各種各樣的稿件很多,包括我那次在電腦上寫給柳月的話。

“那好,我先看看,你先喝水看報紙。”柳月把軟盤插進電腦,認真看起來。

過了大約30分鍾,柳月抬起頭,看著我:“我看了你的經濟係列深度報道的總體構思和具體提綱。”

我放下報紙,看著柳月。

柳月看我不說話,笑了下:“你自己感覺怎麼樣?”

“還行,但是不是很理想,”我實事求是地說:“剛畢業參加工作那會,我覺得自己寫稿進步水平很快,可是,自從我扶貧回來,老是感覺自己寫稿的水平,特別是寫經濟新聞的水平一直徘徊不前,對於經濟新聞的深度和特點,老感覺有些無從下手……”

“這種情況幾乎所有人在工作中都會遇到,到達某種程度後,會停滯不前,也就是說卡住了,這就說明你需要充點電或者轉換思路了……”

柳月看了看電腦屏幕,又看著我:“你剛才說的困惑,我從你的構思和提綱裏看出來了,應該說,你這組係列構思,很正規,很符合當前的形勢,也有一定的深度,按照報社的要求來講,這是一組不錯的報道,但是……”

柳月停頓了一下,喝了一口水,接著說:“但是,我們要做,你要做,就做不同凡響的,要超出一般,要做有轟動效應的,要做真正有可讀性有實用性的,我們不能滿足於一般完成任務,而要實現卓越完成任務,你不能例行公事,而必須要實現新的突破……”

我的眼神發亮,看著柳月:“繼續說,我在聽……”

柳月又看了看電腦屏幕,然後說:“這麼說吧,結合你的構思和提綱說吧,對於報紙而言,由於經濟報道的專業性、獨特性,怎樣讓深度經濟新聞變得可讀、耐讀成為報紙吸引眼球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由於經濟活動本身的特殊性和專業性,使得很多報道太過於專業化,讀者並不能完全理解新聞報道所闡述的新聞價值,這也就造成了很多讀者一看到晦澀難懂的經濟新聞,往往就瀏覽標題匆匆了事,就算硬啃下去,也並不能完全理解經濟新聞中所報道的經濟活動,不能理解經濟活動背後的東西,因此可讀、耐讀就成了問題的關鍵……

“深度報道一般在報道客觀事實的同時,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思考與判斷,它不僅追求報道的真實,更追求報道的深刻與全麵,綜合一下,以‘今日之事態,核對昨日之背景,從而說明明天之意義’是深度報道的總體特點,經濟新聞中的深度報道關鍵在於‘深度’二字,也就是要揭示新聞背後的本質,要給讀者提供思考的空間,對經濟生活產生影響力……”

我點點頭:“目前對我來說,最為困惑的莫過於‘深度’二字,我一直想寫得深一點,力求深刻一點,可是,總是找不到由頭,抓不住把手……”

柳月微笑了一下:“說白了,這就是經曆和閱曆的問題,畢竟你參加工作時間還短,在你短時間的衝擊爆發後,如果不繼續充電,水平就會徘徊不前,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不學習,不思考,不歸納,不總結,10年20年就維持在一個水平線上,毫無進步,時間久了,就會被淘汰掉,就落伍了……所以,學習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學無止境,不僅僅是理論的學習,更要有實踐的學習,多去經曆一些事情,多多善於思考總結……經曆決定閱曆,閱曆成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