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小型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
企業管理
作者:卞永陽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理論上與實踐上取得了很大成績,對建設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在知識經濟到來的今天,企業要想發展並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市場競爭中的作用。本文從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理論介紹入手,闡述了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建設途徑,文章最後以新時代商廈企業文化建設作實證分析,指出未來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途徑
一、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完善製度管理
完善的製度管理是企業文化管理的基礎和保障企業文化是一種管理理論,是企業管理不斷發展的成果,企業文化的管理功能是從兩方麵得以實現的,一,通過體現並承載員工共同信奉並付諸實施的價值理念的各項管理製度,製度的實施,是硬性的管理部分;二,企業價值理念的文化道德約束作用。但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文化的管理功能常常被忽視,其結果,一方麵,隻重視精神文化的“建設”,因此,產生了以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企業文化建設,宣傳教育和灌輸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等成為主要手段的現象;另一方麵,不考慮本企業管理的實際,想通過照搬其他企業的企業文化理念完成企業落後管理的兌變;這都是對企業文化的片麵認識所致。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處理好企業文化和管理的關係,完善的製度管理是企業文化管理的基礎和保障。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本單位經營管理、產品設計與生產管理中,存在管理不規範、製度執行不利、缺乏指導員工的標準工作流程、沒有形成規範的員工行為準則等管理薄弱現象,必須補上科學管理這一課,建立完善的基礎管理體製。
(二)在繼承基礎上要不斷創新企業文化
江澤民同誌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這段論述是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建設具有時代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我們心在很多企業家都在用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來管理我們的企業,同時我們應該學習西方的優秀文化來改進我們的企業文化。許多國有企業在多年的發展曆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隻不過沒有對其主要內容進行係統地總結、提煉、概括和宣傳貫徹、組織實踐。因此,企業文化建設,一方麵,要廣泛發動職工,回顧本企業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精神,提煉本企業在多年的發展中形成的價值理念,另一方麵,提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與企業發展目標相適應的企業價值觀、經營理念、宗旨等企業文化主要內容,並將二者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本企業的企業文化,並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宣傳貫徹,組織踐行,使之成為廣大職工的自覺行動。
(三)在共性的基礎上要塑造本企業獨特的企業文化
以人為本的企業哲學,強調以人為中心,激發人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最大限度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實現企業的目標,同時實現員工的全麵發展,企業文化的實質決定了企業文化基礎的一致性。但是,在外部,因國家、民族、地域、行業的不同,在內部,因發展曆史、類型、性質、規模、心理背景、人員素質等因素的差異,每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然形成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經營準則、工作作風、道德規範、發展目標。因此,即便在企業文化理論基礎上具有一致性,在管理實踐中,它的獨特性仍然會保留,在一定條件下獨特性越明顯,其內聚力越強。所以,文化建設重點是在共性的基礎上要塑造本企業獨特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