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甘肅省中學體育排球教學的探究
教研探索
作者:張凱雲
【摘要】排球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於教學目標、教學手段和方法等顯示出階段性的本質特點,特別是中學籃球教學相對於大學排球教學相比較,在教學目標、教學模式、學生特點、教師要求、教學手段等方麵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以下選取甘肅省中學體育排球教學為研究內容,從教學模式、教學課程模式及教材建構、教學的師資力量、實際教學手段和教學設施等方麵展開分析研究。
【關鍵詞】甘肅省;中學體育;排球教學
一、甘肅省中學體育課排球教學現狀分析
排球遊戲,可以使學生在興趣濃、興奮性強的情況下進行練習,可以調動學生練習積極性和克服困難的信心。我們可以用“讓距追逐跑”“長江、黃河”及接力等來發展速度素質;用“四人拔河”“平衡角力”“時代列車”等來發展力量素質;用“流星錘”“拋球喊號”“鑽過反彈球”等遊戲來發展靈敏素質;還可以用比賽的形式來發展身體綜合素質,如:滾球接力、兩人背對下蹲跳接力、背人運球接力等。在排球專項技能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學中運動量特別少的情況下,增加這些遊戲類的素質練習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保證了學生整堂課的運動量。通過對甘肅省中學排球教學模式的調查,絕大部分學校的教學模式仍然沒有走出傳統的老的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是一種單向的知識傳遞,師生間缺乏交流,課堂氛圍壓抑且淡薄,過分強調教師的主體,“填鴨式”教學突出,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以及對學生個體差異的研究不夠,在學習過程中對練習項目、次數、難度、標準都一樣,實行“一刀切”,這樣對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培養有一定的挫傷。多年以來,甘肅省中學體育教學多是圍繞提高升學率和完整課程設置在開展,在這樣的教學思想下,不得不讓體育教學模式出現單一,排球教材也處在體育課教學內容選擇的邊緣。這種較普遍的傳統教學模式,一個是受到社會體育文化發展的製約,人們對運動項目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局限,沒有把運動項目作為體育文化來發展;再者是排球運動項目自身學術領域的消沉局麵和學術風格的單一。甘肅省中學排球教學現階段課程模式及教材建構基本上還是“三基”的課程模式,學生的課程基本還是多年以前采用的選學內容。
二、甘肅省中學排球教學設施的現狀與對策
體育遊戲是從遊戲中發展和派生出來的,是一種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情操為目的的現代遊戲方法。現代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麵,就是使學生獲得自主、快樂的情緒,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排球遊戲的特點和作用決定了其在排球體育教學各個環節中的運用具有巨大的潛力,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采用此種形式教學,學生不會感到枯燥和厭倦,這也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因而深受學生的歡迎。中學排球教學場地器材是影響排球教學水平的主要的客觀因素,甘肅省中學排球場地器材設施的實際情況與我國中學體育器材配備標準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在條件相對較好的市區學校的硬件設施基本還可以,但是在鄉鎮中學的設施配備上還嚴重的不足,這無疑給排球教學的有效開展帶來很多不利。隨作全民健身綱要的實施,文件規定學校體育設施應該向校外開放。這樣以來不但給部分學校場地器材的使用壓力加大,而且根本沒有存現出與全民健身協調互進,資源共享的美好現狀,這樣的現狀很有可能因為場地器材資源的枯竭而成多方麵影響。為了適應當前培養學生全麵發展的需要,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的需求。應該對排球教學的課程進行逐步改革,當然這種改革主要是要富有更多的娛樂、健身方麵的內容。如果不對中學排球課程模式改革,就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中學排球教學的獨特教育功能,就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其次是要降低對學生於‘三基’的強調程度,多采用對學生有興趣的排球相關的教學內容,爭取更多的臨場實踐的競賽性內容,可以采用培訓學校排球隊或者組織學校聯賽等形式作為提高排球運動水平的手段,這也是排球教學的有力補充。中學排球教學設施是教學過程的硬件保證,沒有基本的滿足、有效的利用,教學過程將無法正常進行。加大場地器材的投入和利用,增加政府對場地器材的投入,不斷挖掘學校自身造血功能的潛力,借助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等共同解決場地器材缺乏問題。根據調查了解,甘肅省中學體育設施,特別是排球教學的場地器材有數量而缺乏質量,有很多的場地隻是擺設,很難滿足使用。如果完全的依靠主管部門的扶持,根據目前的經濟實力也不能完全改變現狀,所以還得需要具體的各個教學單位、教師、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