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互聯網時代農家樂發展(1 / 3)

淺談互聯網時代農家樂發展

理論研究

作者:陽春燃

【摘要】隨著我國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農家樂”作為一種休閑的娛樂項目,已經成為了旅遊消費的熱衷形式。但農家樂的發展麵臨各種挑戰。互聯網時代,“農家樂”可以借助互聯網來發展壯大。結合陽朔地區的農家樂實際發展所遇到的困難。提出互聯網可以給農家樂發展從資金、管理、市場營銷方麵提供幫助,並對互聯網時代陽朔地區農家樂發展提出建議,實現農家樂向更高水平發展。

【關鍵詞】農家樂;互聯網;陽朔;發展

一、我國農家樂發展概況

(一)農家樂概念

農家樂,從字麵就能讀懂大概意思,即在農村地區獲得歡樂。農家樂是一種鄉村旅遊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利用當地的田園風光,獨特景色和提供當地農產品來滿足遊客需求的旅遊。向長年生活在城市的現代人提供一種回歸自然,愉悅精神,放鬆心情的旅遊休閑。

(二)我國農家樂的發展

我國農家樂的起源,最早出現南宋詩人陸遊筆下。在解決溫飽為首要目標的年代,農家樂沉睡在陸遊筆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城市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由溫飽到小康再到富裕的時候,農家樂一詞從詩人筆下蘇醒,從腦海中跳躍到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我國的農家樂發展,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其發展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種類型。一是郊區型農家樂,顧名思義。距離城市較近,在城鄉結合部或者郊區。城市居民可以自駕車,公交等交通工具到達。以假日休閑為主要吸引,來為城市工薪階級人群提供休閑。二是鄉村型農家樂,距離城市較遠。以當地風光,田園風景,等特色來吸引自駕車或客運車來的遊客。此類型農家樂,受季節的影響,有淡旺季,以旅遊黃金周遊客最多。三是景區型農家樂,依托景區而發展建立起來的。主要服務對象即為前來景區旅遊人群,多以景區農民自主發展起來的農家樂並以小客棧最為常見。代表性的就是陽朔十裏畫廊,興坪古鎮等。

(三)農家樂發展的意義

農家樂是旅遊的新領域,逐漸成為旅遊熱點。雖然我國農家樂發展水平低。但以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的致富增收、以及勞動力的就業轉移、和加快城鎮化建設,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辟出了新的領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農家樂的發展對提高農業附加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使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結合,滿足觀光,休閑新需求,豐富農業概念,發展農業文明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陽朔地區農家樂

(一)陽朔地區農家樂發展概況

陽朔-位於桂林市的南麵。因喀斯特地貌和漓江水而文明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依靠這些美麗的自然風光而建立起來的景區,數量繁多,可觀看性強,有獨特的吸引力。吸引了大批國內外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大批遊客的湧入,對於吃住的需求大幅度提高,為滿足這種需求而產生的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從分布上看,景區周圍比較多。其中最集中的是十裏畫廊風景區沿線一帶、遇龍河沿河流一帶、興坪古鎮、楊堤、和高田鎮這幾個大區域。從發展水平來看,境內的農家樂依托山、水、田園風光而發展壯大,數量繁多。但是在水平層次上有著明顯的不同。高檔星級農家樂屈指可數,中下水平農家樂眾多。在該縣範圍類,二星級的農家樂數量不到15家。其餘大多數都是中下抵擋水平。總的來看,水平參差不齊,中低檔較多。

(二)陽朔農家樂發展存在的問題

陽朔縣的“農家樂”經濟發展雖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作為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總體上來說,是一個尚未規範,管理滯後的未成熟市場。同時發展麵臨諸多問題和困難。通過觀察走訪和實際體驗陽朔地區農家樂,發現當地農家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管理不到位

由於管理缺位,導致“農家樂”處於自發生存,無序發展的狀態,外部方麵:一些經營戶甚至發生了惡性競爭,肆意宰客的情況。“農家樂”的管理涉及陽朔縣政府多個部門,如旅遊、工商、衛生等。“農家樂”麵廣量大,分布分散,帶有一定的季節性,給管理者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在內部方麵:當地農家樂經營者對農家樂的管理不到位,不懂運營。在人員上,很多服務員就地取材,聘用當地農村老百姓來服務,廚師也大多如此。最終服務嚴重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這種場景猶如是我國農家樂無序發展時期的農家樂,蘊藏危機。

2.資金不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