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 陸城之戰 36(1 / 2)

率先衝進挽瀾防線的隻有工蟲、哨蟲、斥候蟲和兵蟲,尚未見到坦克蟲一類的重型火力平台。它們一時不能把坦克和裝甲車怎麼樣—— 第七機步師的巷戰強化型輪式戰車裝甲厚重,且擁有極強的多目標交戰能力,車體頂部裝有多個獨立武器站或無人炮塔,甚至無人炮塔上摞大武器站、大武器站上摞中武器站、中武器站上摞小武器站……層層摞摞宛如重簷寶塔(注意:此乃誇張,相信你就輸了……),跟曆史上風行一時的多炮塔坦克頗有幾分神似,或者應該說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座座“火力寶塔”同時朝四麵八方癲狂掃射,渾如一根根豎立起來的滾輪式絞肉刀,管你是CRAB還是甲蟲族,數百米內能跑會動的東西沒一個能幸免的——

與之對照,車外的步兵們就慘到家了!坦克、戰車嚇瘋了似地在蟲海裏狂奔掙命,把數不清的蟲子打成蜂窩、軋成肉餅、碾成肉泥,同樣也把進退維穀的己方步兵整死不少。甲蟲族的血肉、CRAB的血肉,攪在一起混淆不清,一同沾滿輪胎與車身,將幾十噸重的裝甲戰車塗抹成一頭頭從後現代主義繪畫中躍奔出來的怪獸。

戰況愈發慘烈。沒壞的戰車能逃跑,擺在那兒當固定炮台的故障戰車可不行。它們淹沒在蟲海的最深處、最底層,無人炮塔與武器站像吃了搖頭丸似地來回旋轉,左右橫甩著一條條凶猛的火舌,將成批湧來的甲蟲族打得腿腳髒器亂飛亂迸,車載機槍、榴彈機槍則把那些僥幸未喪命於炮口下的漏網之魚打成渣子,一些外骨骼步兵便圍攏在戰車四周開槍,拚命抵擋蟲海的圍攻。可這一切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甲蟲族猶如嗜血的旋風,一個送命、十個補上,十個送命、一百個補上!蟲群前擁後擠、爭先恐後地衝破了他們那幾乎密不透風的火網,衝到了眼前——

一片崩肉潰骨的慘叫。CRAB的血肉像大雨似地往空中、往四周散灑,車輛、地麵一片紅,到處糊滿肉醬。甲蟲族怪叫著爬上了車頂,爪牙利索地折斷了炮管、槍管,拆碎了輪胎,鑿碎了觀察窗,掀開了引擎蓋,向車內擠射毒液、酸液、黏液……車內的人還沒來得及反抗就變成了一灘灘肉泥—— 甲蟲族數量之多,擠得戰車跟死了一樣,不管怎麼踩油門也挪不動半步;漸漸地,炮塔也被蟲群擠得轉不動了……

有人車完蛋了。接下來是無人車。

CRAB陸軍的主要戰鬥力,當之無愧是各種高性能的無人車輛。拋棄“人”這一脆弱環節,無人戰車的動力、裝甲、燃料、彈藥都得到了極大解放,三大性能無不壓過有人車一頭。更重要的是戰鬥意誌:“人”隨時可能放棄,而機器人不會。無人車不會疲倦,不會焦慮,不會害怕,不會恐懼,更不會投降或逃跑,即使瞎了、聾了、殘廢了,也會不屈不撓地頑強戰鬥下去,有槍開槍、有炮開炮,沒槍沒炮了就撞、碾、軋、跟敵人無休無止地死磕,直至徹底粉碎成一堆廢鐵、廢渣、廢零件。正因如此,它們成了甲蟲族最難啃的硬骨頭,也是甲蟲族長驅直入離陽城區的最後一道障礙。

坦克蟲仍未出現。普通甲蟲族等不及它們,開始對橫在麵前的無人車施展自殺式的“蟲球攻擊”—— 就像蜜蜂抵抗胡蜂或黃蜂那樣,一擁而上組成巨大的“蟲球”裹住敵人,把敵人活活悶死、憋死、熱死。比如日本蜜蜂能使“蜂球”內溫度恒定在46~48℃之間,形成高溫窒息環境,以“熱死”日本蜜蜂的天敵—— 日環胡蜂;類似的,塞浦路斯蜜蜂也用蜂球作戰,但它們的敵人—— 東方大黃蜂能耐受高熱,於是塞浦路斯蜜蜂采取了圍死硬擠大黃蜂、令其難以張開氣門呼吸、最終被“憋死”的戰術。